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林业   221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3篇
  34篇
综合类   1777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1206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64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为了研究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银川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情况,试验根据HPI相关基因irp2和fyuA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双重PCR方法对分离的2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这两种基因的扩增和检测,以及基因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rp2和fyuA基因在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的阳性率均为40%(8/20);这两种毒力岛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以上。说明irp2和fyuA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92.
根据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分别针对肠球菌属及其毒力基因cylA、esp和AS设计合成了4对引物。通过改进模板DNA提取方法和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肠球菌和其携带的3种主要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经过对不同来源的疑似肠球菌分离株进行检测,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可靠的特点。在不同来源的疑似肠球菌菌株中,临床感染分离株携带上述3种毒力基因的比例均高于鲜肉分离株和粪便分离株(分别为84.2%、55.7%和27.1%);而且在各种来源肠球茵菌株中这3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以cylA最高。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评估不同毒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活疫苗是否会对鸡的免疫应答产生影响,本实验选用A、B、C三种商品化IBD活疫苗免疫商品肉鸡,以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抗体的消长规律为模型,评估3种I BD疫苗对ND抗体产生的影响.免疫后ND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三种疫苗对ND抗体产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结果提示,临床上选用IBD疫苗不必过于关注其毒力。  相似文献   
994.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SS)是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猪链球菌耐药问题非常突出。本文对链球菌2型对恩诺沙星耐药机制及耐药株毒力变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猪链球菌2型逐渐演变为耐药菌时,其毒力因子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耐药性与延长抗菌药物的疗效周期是人类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商品蛋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免疫程序,对MB株活疫苗、G606株活疫苗和B38株活疫苗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进行了疫苗毒力、免疫效果及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影响的观察。结果表明,MB株活疫苗毒力最强,G606株活疫苗次之,B38株活疫苗毒力最弱;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弱依次为MB株活疫苗、G606株活疫苗、B38株活疫苗,其中B38株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MB株活疫苗次之,G606株活疫苗最低;MB株活疫苗可降低新城疫疫苗产生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G606株活疫苗和B38株活疫苗对此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毒力变异的分子机理,本实验采用进化踪迹分析方法对GenBank中登录的28个毒力不同的IBDV参考病毒株的基因组A节段编码的前体多聚蛋白(NH2-pVP2-VP4-VP3-COOH)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强IBDV与标准IBDV的差异位点集中在第299位、451位、680位、715位和751位氨基酸上;致弱IBDV与标准IBDV的差异位点在第242位、253位、330位和981位氨基酸。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BDV的毒力变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荚膜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禽P.multocida C48-3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hexABC的缺失突变株,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荚膜缺陷对细菌毒力的影响。PCR、RT-PCR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253 bp的hexC基因下游序列、798 bp的hexB基因全序列和290 bp的hexA基因上游序列完全被四环素抗性基因替代,表明构建了基因敲除突变株C48-3ΔhexABC。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突变株荚膜合成能力缺失,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基本丧失。本研究获得的无荚膜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禽P.multocida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鉴定引起林麝肺炎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16S rRNA PCR方法从94份患肺炎的林麝肺组织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0株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小白鼠感染试验表明,30个分离株均为致病性E.coli,对小白鼠的致死率为100%。通过PCR方法检测这30株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分离株的10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其中omp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80%,显著高于其sat(36.67%)、vat(26.67%)和iucDa(23.33%);而neuC、sitD ep.a、sfa/focCD、afa/draB、iha和sitD chr.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阴性。结果提示结合常规鉴定方法,16SrRNA PCR可作为临床快速检测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的有效方法。对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毒力基因的检测及鉴定,为进一步研究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防治林麝E.coli性肺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为进一步研究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本研究从患有输卵管炎的蛋鸡输卵管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培养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PCR扩增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在进化关系上的距离最近,同源性达到99.5%以上,表明该分离株为S.hyicus.并通过小鼠毒力试验和蛋鸡回归试验对该分离株的致病力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鼠无致病性,但可以引起生殖系统病变,导致产蛋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从山东省8个地区22个养禽场82份疑似新城疫病料中,分离和鉴定出12株新城疫病毒(NDV)。将12株NDV进行了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检测,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WF10、WF13、LY1、LY7、ZB10和JN2株)MDT均小于60 h,ICPI均大于1.6、IVPI均在2.00以上,为强毒株;DY2、LC3和BZ7株的MDT分别为63.6 h、69.6 h和62.4 h,ICPI值为1.4、1.44和1.35,IVPI值为1.74、1.85和1.49,为中毒力毒株;WF3、LY14和TA6株为弱毒株。动物回归试验证明,除WF3、LY14和TA6株外,其他分离毒株均可以引起雏鸡发病,并出现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