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09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1.
采用定株环状均匀疏伐法,依据留优去劣原则和母树等级划分标准,对10年生桤木与杨树优良混交人工林进行首次疏伐,桤木株数采伐强度为40%,杨树全伐,同时对母树进行修枝、截干和抚育施肥等管理。改建后桤木母树林保留密度为405~480株/hm2,郁闭度为0.5~0.6,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12.86 m和14.16 cm。  相似文献   
212.
根据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因素等特点及母树林改建的预选条件,确定用以改建母树林的林分.在全面调查和方差分析基础上,提出林木分级的数量指标和形质指标,以此将林木划分为3个等级,母树林划分成III级结构,其中,I级木为优良母树,I级结构由I级木组成,是母树林稳定丰产型结构.I、II结构级母树单株结实量为III级的31倍和15倍,千粒重较Ⅲ结构级分别提高57%、47%,发芽率分别提高29%和19%.通过对母树雌雄比例分析,提出了1:1为最合理雌雄比.采用施复合肥50 g//m2 环状砍皮、施复合肥50g/m2 环状切根两种促进结实方法,供试母树单株结实量明显提高,较CK(对照)分别提高3倍和5倍,种子千粒重分别提高45.0%和50.0%,且无落果现象.  相似文献   
213.
适龄落叶松母树林疏伐试验显示:在一定限度内,增大疏伐强度,可使保留母树的生长明显趋于旺盛,易形成优质高产的母树群。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林地环境条件和母树生长态势,14~17年生的长白落叶松种子林,每公顷均匀保留母树150~300株为宜;17~19年生的华北落叶松种子林,每公顷均匀保留母树450~5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214.
215.
对黄菠椤母树林丰产型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菠椤母树林最佳的雌雄比例为1:1,35~40年生黄菠椤单株母树稳产高产的营养面积为25.4m^2.林木级中Ⅰ~Ⅱ级林木是优良的林木级,Ⅲ级林木是被陶汰的林木级;母树结构中Ⅰ~Ⅱ级结构是优良的母树群体;树型结构中最佳的冠幅宽为4.7m,冠长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216.
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处理后14个主要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疏伐处理对长白落叶松母树多个性状造成了显著影响。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法将存在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的9个性状可分成4类,分别代表了树冠性状、单株结实量、公顷结实量和出种率性状。通过这4类性状在各主成分上得分值的加权比较表明,红旗林场52年生长白落叶松母树林疏伐抚育最佳密度是120株·hm-2。  相似文献   
217.
湿地松、火炬松母树林和杉木种子园喷施MG粉后,座果率提高一倍以上;每亩增产种子0,2—0.4kg;每亩增收入18—27元。  相似文献   
218.
天然赤松母树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更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19.
220.
谈红松天然母树林经营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红松优良林分的选择技术母树林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林学技术措施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林地和林木资源,发挥母树林潜力,实现林木种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采种基地化。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