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0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林业   1550篇
农学   1230篇
基础科学   1530篇
  618篇
综合类   9800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1831篇
畜牧兽医   10678篇
园艺   1845篇
植物保护   31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2130篇
  2011年   2232篇
  2010年   2015篇
  2009年   2365篇
  2008年   3207篇
  2007年   2503篇
  2006年   1809篇
  2005年   1761篇
  2004年   1042篇
  2003年   1101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10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西冷牛排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感官品评对产品进行打分,主要研究年龄、大理石花纹等级、成熟时间对西冷牛排食用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肉类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PACCP)系统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年龄对风味和多汁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嫩度有显著影响(P<0.05);大理石花纹等级对嫩度、风味和多汁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成熟时间对嫩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风味和多汁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92.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小鹅严重下痢,小肠黏膜发生大片坏死并脱落,急性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原是小鹅瘟病毒,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93.
铜处理对喜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代谢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浓度的Cu 处理喜树种子和三叶期的幼苗,研究了Cu胁迫对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20~50 mg·L-1的Cu2 对喜树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芽势提前 ,但50~100 mg·L-1的Cu2 浓度均抑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2)Cu2 对喜树幼苗的影响存在浓度和时间效应:低浓度(10 mg·L-1)Cu2 促进,如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高于对照;高浓度(100 mg·L-1)Cu2 对上述各指标从6 d或9 d后起显著地抑制作用;而中等浓度(50 mg·L-1)的Cu2 处理效果趋向于高浓度的作用.低浓度的Cu在12 d之内对喜树幼苗生长是有利的,以后会出现胁迫;而高浓度的Cu,3 d后出现抑制,抑制作用比低浓度提早9 d.说明喜树幼苗能够忍受小于50 mg·L-1以下的Cu处理,高于此浓度生长受抑.(3)Cu处理后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在整个处理期内呈上升趋势,浓度越大,上升幅度越大;而SOD、POD 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与Cu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进行了不同农药在不同施药时间对第一代稻秆潜蝇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3叶期、分蘖初期(5叶期)施用,在施药时间、不同农药品种及同一农药在不同施药时间都存在0.01极显著差异,以在3叶期施用20%封杀乳油、12%击顺乳油和在分蘖初期施用20%封杀乳油、18%螟息水剂、25%快杀特乳油、5%多虫净乳油等对第一代稻秆潜蝇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均达80%以上;分蘖初期施用5%多虫净乳油与3叶期施用18%螟息水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分蘖初期施用20%封杀乳油之间存在0.01极显著差异,以分蘖初期施用18%杀虫双水剂和3叶期施用25%快杀特乳油防效最差。从农药品种上看,在秧苗期防治稻秆潜蝇,以20%封杀乳油和18%螟息水剂防效最好,12%击顺乳油防效次之,依次是5%多虫净乳油、25%快杀特乳油,以18%杀虫双水剂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995.
基于ANUSPLIN的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空间插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ANUSPLIN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过程,为相关人员在ANUSPLIN的参数设置、误差分析和协变量要素选择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以薄盘样条函数为插值理论,以专用气象数据插值软件ANUSPLIN为实现工具,并引入一个或多个协变量线性子模型,来实现多个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结果】完成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1980~2000年)多个气象要素月平均数据的栅格化,计算了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关系。【结论】ANUSPLIN以薄盘光滑样条函数为理论基础,引入协变量线性子模型,能较好地提高气象要素空间插值精度,且能反映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比率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区模型选择以样条次数为3次的局部薄盘光滑样条函数模型为最佳。温度的空间插值相对比较容易,且误差较小,1995-07平均相对误差为1%;风速、水汽压的误差中等;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误差较大,个别情况相对误差可超过50%。  相似文献   
996.
碱性脂肪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卡指示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脂肪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卡是通过反应体系的pH的变化来指示时间和温度的累积效应,因此,需要一种指示剂来指示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试验通过测定指示剂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L^*、a^*和b^*的变化,选择适合时间-温度指示卡反应体系的指示剂,并最终确定反应体系酚红-酚酞-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为所需要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农业生产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贵州普定典型喀斯特山区3个不同开垦时间(1959、1968、1980年)的0~10、1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普定县喀斯特山区随着农业用地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养分变化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全氮、CEC下降;土壤pH值下降;全磷、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普定县喀斯特山区土壤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施肥和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3.饲喂 一般在鳝种放养后的3天内不投喂,让其适应环境,从第3天傍晚前开始驯食,用60%~70%的鲜饵浆,如新鲜鱼浆,加30%~40%的配合饲料拌和均匀后放置30分钟,按黄鳝体重1%投喂于网箱内的食台上,一般经7天左右驯化黄鳝能正常摄食。正常摄食后,逐渐将投喂时间前移,直至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17时分两次投喂,并逐步减少鲜饵浆的比例,相应增加配合饲料比例,最后使两种料的比例达到4:6或3:7,投喂量增加到黄鳝体重的3%~4%。  相似文献   
999.
杨昌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35-15036,15314
[目的]探讨咪酰胺的浸种方法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咪酰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品种,设13个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研究咪酰胺不同用药量、浸种时间及淘洗与否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咪酰胺对早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对水稻出芽进度和芽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咪酰胺浸种后淘洗与否,对种子出芽进度影响较大而对总体芽率影响小。温度在10~18℃,咪酰胺用量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直接播种,防效达98.8%。[结论]经济有效地使用咪酰胺以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Drought stress is often the most limiting factor to maize and sorghum production in the semi-arid areas.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response of electrolyte leakage,chlorophyll,carotenoid and anthocyanin contents in maize (cv.Melkassa-2 and sorghum cv.Macia) after exposure to and recovery from pre- and post-flowering dehydration in plants grown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growth chamber under consta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12/12 h day/night,28-32/17°C day/night temperature,60-80% RH and PPFD of 1 200-1 400 μmol m-2 s-1),at the Department of Botany,University of Cape Town,South Africa.It was revealed that dehydration induced increases in electrolyte leakage was observed in both species during both pre- and post-flowering stages.Electrolyte leakage was however,higher during post- than pre-flowering dehydration in both species.Dehydration during both pre- and post-flowering stages caused a decrease in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in both maize and sorghum.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of both pre- and post-flowering dehydrated sorghum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ize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dehydration period.As opposed to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anthocyanin contents increased during pre- and post-flowering dehydration in both species.Differences were however,observed between both species in the response of anthocyanin content to pre- and post-flowering dehydration.Full recovery of chlorophyll,carotenoid and anthocyanin contents were observed in those plants rehydrated during pre-flowering stages.There was however,no recovery in both species during post-flowering rehydration.This study should help understand some adaptive mechanisms developed by maize and sorghum during the dehydration and rehydration periods and contribute to identify useful traits for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