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以期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0nm处测定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5~12.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46%,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为1.6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速、简便,测定结果良好,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为方便有效地检测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使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制备新型修饰电极,用铁氰化钾溶液作探针溶液考察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证明修饰后的电极具有较好的电活性。使用修饰电极结合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2种电化学方法对典型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使用该电极在对槲皮素进行检测可以表现出很好的响应性能。在pH为4.5的Brittion-Robinson(B-R)缓冲液中,槲皮素的差分脉冲测试峰电流值与其浓度于1×10~(-7)~1×10~(-5) mol/L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1.447c-0.325,最低检出限为2×10~(-8) mol/L(S/N=3),修饰电极检测简便,灵敏度高,检出极限较低。应用该方法对造粒型苦荞茶中的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黄酮类化合物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中使用,测量结果可靠、准确,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以苦荞麦麦麸为原料,先对苦荞麦麦麸进行预处理,使其含有的槲皮素糖苷酶解成槲皮素,再研究甲醇浓度、固液比和浸提温度对苦养麦麦麸中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甲醇浓度、温度、固液比的增加,苦荞麦麦麸中槲皮素的提取率逐渐增大;各因素影响浸提得率效果的主次顺序为甲醇浓度>温度>固液比;最优组合为A4B3C4,综合考虑成本、工作量及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可选择组合A3B2C3,即在浸提温度为35℃下,固液比为1g∶25mL的65%甲醇溶液提取1h,提取率可达到89.3%.  相似文献   
45.
以不同月份采集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岩生长的香鳞毛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鳞毛蕨中黄酮类物质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芸香苷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33~0.167 μg (r=0.9992)和0.0016~0.0096 μg (r=0.9993),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RSD=1.69%)、99.10%(RSD=0.75%).整株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槲皮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并且芸香苷的含量远高于槲皮素;香鳞毛蕨地上部分芸香苷与槲皮素含量远高于地下部分.该研究所建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并准确测定出了香鳞毛蕨中芸香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6.
为给大麦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PLC同时测定4种大麦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 AM-303 (5 μm, 250 mm_4.6 mm i.d.)色谱柱;流动相A-0.1%冰乙酸水溶液,B-乙睛,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 μL.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0.063~2.000 μg (R2=0.9999)、0.034~1.100 μg (R2=0.9998)、0.025~0.800 μg (R2=0.9993)、0.018~0.560 μg (R2=0.9995)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8%(RSD=1.30%)、98.30%(RSD=0.57%)、96.29%(RSD=1.20%)、101.59%(RSD=0.73%). 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麦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7.
为了选育高槲皮素含量的大葱新品种,该文研究了提取时间以及品种对大葱槲皮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测定大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槲皮素标准溶液在波长为256nm和362nm处有吸收峰。槲皮素标准溶液浓度在0-1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362nm)呈良好线性关系(r=0.97)。以80%乙醇浸提24h时槲皮素的提取率最高。章丘大葱和日本大葱葱叶的槲皮素含量显著高于葱白(P〈0.05),但该两品种间槲皮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8.
槲皮素(QT)与Al3+的相互作用为例,建立了基于单次扫描光谱获得共振光散射信号升降变化的一种全新双波长比率法Al3+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形成的羟基配合物,随槲皮素加入,槲皮素将羟基配合物中的铝竞争下来形成槲皮素与铝的配合物,使得280 nm处的散射强度(IRLS280)降低,444 nm处的散射强度(IRLS444)增强.结果表明Log(IRLS 280/444nm)与槲皮素浓度在(2.5~25)×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 998 0,检测限为2.0×10-6mol/L.  相似文献   
49.
黄酮类物质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能够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潜在的调节脂质代谢作用。槲皮素属于黄酮类物质中的黄酮醇类,因此,研究槲皮素及其糖基化衍生物在体内的消化机制,对开发调节脂质代谢功能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板栗皮槲皮素类物质经过模拟人体消化体系后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板栗皮样品中的槲皮素类物质含量在消化后显著降低(P<0.05),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下降较为显著的是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模拟胃肠消化后分别降低了94.08%(板栗内皮)和90.88%(板栗外皮)。综上,板栗皮槲皮素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未来可采用纳米颗粒负载等方式对其进行包埋,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四种人工半合成槲皮素水溶性衍生物,即乙氧基槲皮素槲皮素磷酸酯(B)、槲皮素单硫酸酯和槲皮素二硫酸酯对凝血酶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结果:乙氧基槲皮素对血小板聚集无影响;槲皮素磷酸酯(B)、槲皮素单硫酸酯和槲皮素二硫酸酯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80μmol/L、95μmol/L和185μmol/L。结论:槲皮素磷酸酯(B)、槲皮素单硫酸酯和槲皮素二硫酸酯具有抗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