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29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邓笑陀 《蔬菜》1994,(3):16-17
冬闲田种“榨菜”的技术茎用芥菜是十字花科靶薹属的芥莱中的一个变种。其营养丰富,内含特殊的芥于醣、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尤其是硫的配糖体芥子醣,经水解后产生大量氨基酸,故加工后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味道鲜美,是具特殊风味的美味可口的佐餐佳肴。利用冬闲田种植,...  相似文献   
153.
王迪轩 《农技服务》2006,(11):14-14
榨菜又名茎用芥菜,一般在9月底~10月初育苗,11月上中旬移栽到稻田里,翌年3月底~4月上旬收获,然后栽插早稻,这种稻田套种一季榨菜的栽培模式,可亩产榨菜(包括茎、叶)4000多公斤。采用浙江盐脱水粗加工工艺制成坛装榨菜,剔除所有成本后,亩可增收1700元左右,种植榨菜后的稻田,因  相似文献   
154.
家庭风味榨菜,是以传统方法腌制生产的不加辣椒末及香料末的成品白块榨菜,经改形,调味、称重、装袋、抽气、密封、杀菌,冷却制成的多风味、清洁卫生,开袋即食、携带方便、保存期长的小包方便榨菜,其制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5.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十字花科蔬菜专用抗病毒液BSA对榨菜病毒病的防效已经达到目前当家抗病毒农药的较好水平,在发病初期开始使用BSV500倍液2-3次效果比较明显,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防效均在50%以上。同时在大田定植后使用绿芬威3号等保健肥料,能提高榨菜对病毒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56.
永安小叶榨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安小叶榨菜是四川省涪陵地区农科所榨菜研究室1986年从涪陵市永安乡发掘出来的地方品种。累计在涪陵榨菜产区推广了近10万亩。一、特征特性株高45~50厘米,开展度65厘米。叶椭圆形,叶片长53~55厘米,宽21~22厘米,绿色;叶面微皱,无刺毛,无蜡粉;叶缘细锯齿状,裂片4~6对,叶柄长4~5厘米。瘤茎近圆形,皮色淡绿,肉瘤大,圆  相似文献   
157.
经多年种植结构调整,我站探索示范推广的榨菜、毛豆、上海“金丝芥”等10种1年3茬或4茬亩收入3110~5660元的高效栽培新模式,比原来以棉花、榨菜等旧模式收入2060~3352元,亩增收1050~2308元,增收率为51%~68.9%。  相似文献   
158.
榨菜作为传统的特色加工蔬菜,因产量高,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浙江榨菜栽培方式主要有3种类型,浙北的桑地套种,浙东的棉地、葡萄果园等间作或稻畈田后作,浙南地区的晚稻套作,其中浙北、浙东为春榨菜生产区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高温和自然温度条件下榨菜瘤状茎的形成及其茎中相应的多胺、RNA及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25℃)明显不利于瘤状茎的形成,且后期植株茎趋向于抽苔;在自然温度条件下,植株瘤状茎可以形成。生长于高温条件下的植株茎在前朗积累较多的多胺;多胺中的精胺变化动态与瘤状茎的形成有同步性。瘤状茎形成过程中单位茎切片中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RNA则早期上升、后期下降。不形成瘤状茎的榨菜茎中蛋白质和RNA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0.
按照茎瘤芥类蔬菜的正常播种时间、生长季节和施肥方法,利用钼肥对硝酸盐还原降解作用,连续4年对榨菜种植进行了硝酸盐蓄积规律的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钼肥的拮抗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茎瘤芥中硝酸盐的蓄积量。当土壤中有效钼浓度小于临界浓度(0.15~0.2 mg/kg)时,各分段生长时期(移栽苗、返青苗、茎膨大初期、膨大期、成熟期、"雨水"节后)硝酸盐浓度明显增高(比富钼土壤高出近28.5%);当土壤中有效钼浓度为临界浓度的1~2倍时,各分段生长时期硝酸盐浓度以1%~22%不等浓度递减,尤其在低浓度区,硝酸盐含量以7%~22%大幅度下降;当土壤中有效钼浓度高于临界浓度2倍时,各分段生长时期硝酸盐浓度降低值极小甚至没有变化。当土壤中有效钼浓度保持在临界浓度的1~2倍时,667 m2芥菜头产量基本保持在2300~280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