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07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16篇
  20篇
综合类   702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灭幼脲和氟幼灵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紫叶甲是我国榆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分布广,密度大,食性单一,常年成灾,给防治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常规杀虫剂造成的“1年控制,2年发生,3年成灾”的被动局面,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及油剂和氟幼灵胶悬剂及油剂进行防治,可同时杀死幼虫,成虫和卵。灭幼脲Ⅲ号油剂和氟幼灵油剂可杀卵85%-90%左右。两种药剂的胶悬剂和油剂均可杀死幼虫95%-84%-90%,卵的孵化率降为10.64%-19.57  相似文献   
52.
电镜观察表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极丝平均为13圈,圈倾斜角大于29°,极膜层部排列较紧密,并可明显区分为两个部分,整个孢子内富含糙面内质网。桑尺蠖微孢子虫(Nosema hemerophila)孢子极丝排列相当整齐,极丝只有10圈左右,圈倾斜角在12°以上,极膜层部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排列较松散,糙面内质网含量较少。两者孢子的表面细微结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油桐鹰尺蠖Biston suppressaria (Guenée) 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桉树林分中大 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菌株生长与产孢 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高效防治该虫的生物资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 绿僵菌菌株间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差异显著,MaZPTR-01 菌株15 d 的菌落直径为6.5 cm,显著较其它 菌株大;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培养15 d 产孢量最高,分别为1.33×108 孢子· cm-2 和1.28×108 孢 子· cm-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僵虫率均较其它菌株高,接种后15 d 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 94.5%、92.7%,僵虫率分别为75%、61.7%;这2 个菌株的致死中时(LT50)显著比其它菌株短,分别为 4.34 和4.52 d。绿僵菌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强,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性 状,可作为该虫的生物防治资源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54.
榆黄蘑是一种药食两用菌,菌种生产是榆黄蘑栽培的关键环节。该文从菌种分级、母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接种、发菌管理和菌种质量鉴别等方面介绍了榆黄蘑菌种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5.
王新安 《花卉》2017,(10):144-144
概述 同一株树体较大的白榆树上,在树木主干顶端部位嫁接圆冠榆接穗,而在其中下部四周侧枝的末端,嫁接倒榆接穗。从外形上看,在树体上不顶端处向上生长而形成球型状的圆冠榆,中下部位则形成朝侧下方生长的倒榆。它们生长互不影响,上下搭配,外形独特,具有较强的艺术景观造型。  相似文献   
56.
大叶黄杨尺蠖是绿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吴江地区大叶黄杨尺蠖1年发生3~4代,以2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4.5%高绿宝EC 3 000倍液和1.1%绿浪EC 1 000倍液药后9 d防效为100%,55%杀苏DP 1 000倍液防效为95.3%。  相似文献   
57.
2017-2020年,在江苏和浙江将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核·苏云菌应用于茶园茶尺蠖、灰茶尺蠖的防治,对多年、多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近年来茶尺蠖病毒制剂在我国茶园的推广应用情况.在实践中发现,施用10 000 PIB/μL·2 000 IU/μL茶核·苏云菌悬浮剂100 mL/667m2,对茶尺蠖的防效最高可达8...  相似文献   
58.
为给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奠定基础,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几种抑制剂和金属离子对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和硫脲对该酶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36 mmol/L和0.12 mmol/L,Cu2+和Zn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Ca2+和Mg...  相似文献   
59.
以纯化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cobNPV)作为抗原免疫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Indirect-ELISA效价为1∶51 200;工作浓度分别为EcobNPV 1∶1 600、兔抗血清1∶3 200。用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提纯的多角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表明制得的抗体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于不同来源茶园昆虫多角体病毒分离株的检测,取得了理想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60.
对春尺蠖( 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 )卵块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应用平均拥挤度指标、扩散指数等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 等2种回归模型法对春尺蠖卵块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和检验,并根据Iwao模型参数建立春尺蠖卵块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及防治界限。结果表明:春尺蠖卵块在罗山柠条林呈聚集分布特征,分布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群。引起聚集的原因主要是春尺蠖的自身习性,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