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4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401篇
林业   2809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233篇
  2466篇
综合类   2573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241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50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辽宁最高山老秃顶子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7%,广袤的森林中孕育着万物生灵。这里是古老动植物的避难所,形成了特殊的植被群落,分布有孑遗植物双蕊兰、紫杉等。这里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三山争锋论起辽宁第一峰,人们印象中通常会想到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老秃顶子山,然而细究起来答案又不止这一个。有人说是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岗山,还有人说是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花脖山。至于哪个是第一峰,民间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为一探究竟,且将三山的海拔数据进行对比。老秃顶子山标注海拔1367.3米,是1959年中央军委测绘局的实测结果,并于山顶处立有"辽宁第一峰"的石碑。  相似文献   
842.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评价土壤碳汇的重要指标,SOC动态变化与组分土壤碳的流向特征对进一步理解喀斯特地区植被与全球碳平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高原为研究区域,采集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群落(Herb community stage,Hcs)、灌木群落(Shrub community stage,Scs)、乔...  相似文献   
843.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射频技术、嵌入式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讯设备和系统凭借其灵活性强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中。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由于障碍物的存在而发生反射、散射、被吸收等物理现象,造成信号能量损耗。农田环境复杂多变,植被本身是影响信号传播的主要原因,无线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能为无线通信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无线信号在农田中的传播特性已经受到了众多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此,分析了无线信号在植被中传播特性的研究现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比较,从研究方法、传播环境、传播尺度,传播方式和极化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无线信号在植被中的传播特性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44.
福建水蚀荒漠化红壤山地,气候温暖,降雨量大,釆用大面积种草措施,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孢子的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的植被群落。水蚀荒漠化地区,努力创造有利于马尾松林地芒萁大量繁衍的条件,是加快水蚀荒漠化地区绿化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5.
<正>封山育林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封山育林"是指把荒山或灌丛置于自然演替的环境中,摆脱人类的干扰如乱砍滥伐、放牧、火烧,让其沿着群落自身演替的规律发展。"广义的封山育林"是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地地、宜林地、灌丛进行封禁、保护以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或对通过改造有望提高生产力的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846.
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法对广州市湿地植被进行研究,利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湿地植被共125科224属362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科.沿海及海岸湿地植被以马唐、茳芏、芦苇和弓果黍为主;河流湿地植被以马唐为优势物种;人工湿地主要植被为荷花、马唐、狗牙根和弓果黍.各湿地类型植被多样性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沿海及海岸湿地,其余3项指标大小均为沿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但差异不显著.并提出湿地植被保护建议: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制定湿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规划;建立高效共管机制;加强湿地植被研究与监测,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47.
【目的】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西藏高寒草甸科学放牧和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06-2012-08在西藏邦杰塘高寒草甸开展牦牛放牧控制试验,设置对照(零放牧)、适度放牧和重度放牧3个处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群落丰富度、均匀度、生物量、盖度、密度、高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群落的丰富度和总盖度降低,均匀度指数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先增大后减小;高山嵩草和紫花针茅的盖度和高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增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的体积质量和硬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0~1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10~20和20~30cm土层总孔隙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在0~10cm土层以适度放牧区最高,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以及pH均显著减小(P0.05),速效钾含量在0~10和10~20cm土壤中先增加后减少,速效磷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重度放牧是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主要因素。围栏封育可作为高寒草地植被短期恢复的最佳方式。适度放牧有利于植被群落的增多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848.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西北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的进展,目的是探讨西北干旱区生态恢复方法,为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49.
通过对四翅滨藜在重度盐渍荒漠化土地栽植试验,采用4个试验方法,与当地树种柽柳和梭梭为对比,分别调查其成活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分析得出,四翅滨藜造林成活率更高,而且耐盐碱性更强,对迅速恢复植被,充分利用重盐碱地,促进农林业经济发展等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50.
采用PCR-DGGE技术和克隆测序分析方法,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呼伦贝尔沙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5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氨氧化细菌16S rRNA基因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裸地),其中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AC)模式下Shannon指数最高,其他依次为单播柠条(UC)、单播冰草(UA)、柠条+羊柴(Hedysarum fruticosum)+冰草+披碱草(Elymus nutans)(ACHE)和单播羊柴(UH),各植被恢复模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对照(裸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由亚硝化螺菌属的Cluster 2和Cluster 3组成,而5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由亚硝化螺菌属的Cluster 3和亚硝化单胞菌属的Cluster 6组成,植被恢复改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5种植被恢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各项理化指标。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pH值、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和土壤含水量(SM)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H值、OM、TN、TP和SM各指标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是土壤各项理化因子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