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林业   487篇
农学   1304篇
基础科学   136篇
  325篇
综合类   5896篇
农作物   634篇
水产渔业   220篇
畜牧兽医   1264篇
园艺   1925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1039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922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7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黑杨无性系植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光合主体叶面积在时间和光强上进行累计积分来计算植株日CO2固定总量P。由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易准确测得,故以光响应曲线和光强的日变化来推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P值和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的相关性很高。且认为可以用计算出的P值作为评估苗木生产潜势的指标之一,这为育种中生产力的早期选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2.
硼是西瓜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硼时,新蔓节间变短,蔓梢向上直立,新叶变小,叶面凸凹不平,有叶色不匀的斑纹,有时会诊为病毒病,因缺乏对症治疗而造成减产;缺硼植株的新蔓上有横向裂纹,脆而易断,断口呈褐色,严重时生长停止,不能正常结果,有时蔓梢上出现红褐色膏状分泌物.  相似文献   
93.
在大棚黄瓜栽培中.温、光、肥、水、气条件是否适宜,从植株形态上可以直接表现出来.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根据植株形态进行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防冶措施.往往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将大栅黄瓜叶片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及直采取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以包心菜子叶和叶片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Bp1,Bp2,B1)浅层培养,再生细胞高频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扩增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植株分化,从这两种原生质体中获得了再生植株。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原生质体及细胞团的褐化程度与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的多少有关。原生质体的分化频率与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种类关系甚大。在植株分化时,谷氨酰胺和腺嘌呤对植株分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原生质体的来源及原生质体培养基对原生质体植株分化能力均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大,主茎第8片叶出现第1穗花,以后每隔2~3叶生1个穗花,每穗花结4~6个果,成熟果实桔黄色、圆形、果肉厚、味甜质沙、品质佳,单果质量300~350g,667m^2产量达10000kg以上。较耐贮运。抗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适于露地和早春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96.
‘过山香’香蕉多芽体的诱导及其体细胞胚的发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我国重要香蕉种质‘过山香’ (AAB) 为材料, 研究了香蕉多芽体诱导、多芽体茎尖薄切片即分生组织性的表层结构物( scalp) 愈伤组织诱导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合适条件。结果表明, 该品种单个不定芽茎尖在P4培养基(含BAP 100 μmol·L - 1和IAA 1 μmol·L - 1 ) 中继代5个周期后可诱导获得类似花椰菜结构的多芽体。从30 μmol· m - 2 ·s- 1光强, 光/暗周期(16 h /8 h) 培养的多芽体所获得的scalp在添加2,4-D 5μmol·L - 1和Zeatin 1 μmol·L - 1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黑暗培养, 45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7.6%。诱导20 d后黄色分生小球体类结节状愈伤组织开始发生, 90~120 d后在分生小球体局部可获得白色或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7.5% ) 。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体细胞胚在成熟培养基上培养60 d后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化率分别为14.5%和11.1%。  相似文献   
97.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98.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99.
张乔 《长江蔬菜》2005,(4):25-26
峄城区种植番茄的历史较长,20世纪80年代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毛粉802、西粉3号,20世纪90年代以L-402为当家品种,该品种已栽培10多年,种性退化,植株长势参差不齐,产量下降,着色性变差,畸形果增多,植株易染病.在栽培技术上,栽培密度过高,不利于防病,秋冬栽培没有施用有机肥的习惯,易早衰,单株留果少,结果期短,不利于产品连续上市,年后重新育苗,费工费时,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形成断档.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区生产实际,在番茄栽培上推行了八项技术改革.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盆栽蔬菜发展迅速,这种既能观赏又能食用的蔬菜深受市民喜爱。矮化番茄植株体较小,株形优雅,果色或红或黄,非常美观,且不易发生病虫害,适宜盆裁。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