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02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40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41篇 |
农学 | 525篇 |
基础科学 | 849篇 |
1109篇 | |
综合类 | 4781篇 |
农作物 | 385篇 |
水产渔业 | 28篇 |
畜牧兽医 | 408篇 |
园艺 | 1301篇 |
植物保护 | 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81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49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290篇 |
2015年 | 264篇 |
2014年 | 523篇 |
2013年 | 553篇 |
2012年 | 640篇 |
2011年 | 709篇 |
2010年 | 676篇 |
2009年 | 570篇 |
2008年 | 575篇 |
2007年 | 495篇 |
2006年 | 457篇 |
2005年 | 469篇 |
2004年 | 346篇 |
2003年 | 341篇 |
2002年 | 230篇 |
2001年 | 250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140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31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142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柞蚕稚蚕室内(蚕床)育是指把1~2龄稚蚕放到室内蚕床中,进行室内塑料膜覆盖饲养的稚蚕保护育技术。稚蚕室内育可以使小蚕在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光线的室内环境进行放养,能有效的减免过低温、大风天、鸟虫害等自然灾害对稚蚕的伤害,同时把小蚕投放到经彻底消毒的环境中放养,可以有效的杜绝小蚕期感染传染性病害,因此,稚蚕室内育是集防病.保苗为一体的促进柞蚕高产高效的积极措施。从2002年开始,我局按照科技型、高效型蚕业的发展思路,从推广稚蚕保护育新技术入手,积极探索高效蚕业发展路子,在局属熊背柞蚕原种场进行稚蚕室内(蚕床)育试验与探索,基本掌握了该项技术的要点,取得了比对照区保苗率提高60%,单产提高20%~30%的增产效果,其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2.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旱塬玉米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实施保护性耕作10年后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CO2释放的影响,采用LI COR 6400 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了玉米(Zea mays cv.Zhongdan No.2)土壤呼吸速率,采用平板涂抹计数法测定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玉米花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8.3%和7.8%,玉米收获期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15.5%和13.6%;土壤10 cm处地温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在传统耕作处理下最高;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秸秆还田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但各类微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恒定;土壤呼吸速率与3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利用免耕和秸秆还田提高黄土旱塬土壤碳库贮量。 相似文献
53.
去冬今春以来,大范围的降雪天气给昌吉市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进入3月中旬,全市大部分天然草场仍被积雪覆盖,牲畜难以放牧采食,加之当前正处于接羔育幼阶段牲畜饲草料需求较大,一部分经济基础较差的牧民,无法靠自身能力保障 相似文献
54.
地膜覆盖是利用很薄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进行农作物的栽培,以改善作物地下部分生态环境的简易保护地形式.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水、保肥作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用于地面覆盖栽培的地膜是专用的聚乙烯膜,厚度仅有0.015~0.020毫米,故成本较低.地膜按颜色分有无色透明膜、黑色膜、绿色膜、黑白双面膜、银灰色膜、银色反光膜等,按用途分有普通膜、除草膜、光降解膜等;此外,还有最近试制成功的高强度、厚度为0.005 ~0.007毫米的高分子低压膜,以及国外新开发的红外膜(比普通膜增温效果提高20%)等. 相似文献
55.
56.
覆盖和粮草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和绿肥作物氮素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对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收获期,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玉米植株吸氮量分别增加21.46%,11.22%和34.6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的玉米吸氮量分别增加6.94%和6.26%。玉米收获期,秸秆覆盖的牧草植株吸氮量较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46.75%,72.31%和21.76%,间作毛苕子的吸氮量较间作箭筈豌豆增加25.26%。玉米收获期,各处理玉米带、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牧草收获期,无论牧草收获期还是玉米收获期,单作玉米的玉米带、裸露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间作玉米。玉米收获期,普通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分别显著增加32.87%和27.82%,普通地膜覆盖的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9.17%、6.07%和35.45%。 相似文献
57.
石羊河流域草地覆盖与其生态服务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研究草地覆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和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2000年以来草地覆盖变化以及产水量、土壤保持、固碳等服务功能,并探讨了草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石羊河流域草地覆盖面积明显减小;草地产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土壤保持与固碳服务呈减少趋势;除草地覆盖与流域中游产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与下游土壤保持呈显著(P0.001)负相关关系外,与其余不同尺度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均呈显著(P0.001)正相关关系;石羊河流域上游草地植被显著减小,引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改善上游的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对于提高全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紧实土壤降雨后常由于板结而严重影响作物出苗,导致建植不良乃至失败本实验采用遮阳膜覆盖、麦秸覆盖、不覆盖、土壤稳定剂4个表面处理和快速干燥、缓慢干燥2个干燥速度处理,研究芷蓉播后模拟降水条件一出苗情况,不同的覆盖及土壤处理条件下芷蓿出苗具有显著的处理效应,处理效应主要在出苗早期形成,遮阳膜覆盖比其他出苗显著要高;干燥速度地芷蓿出苗无影响。土壤剂和麦秸对苜蓿出苗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60.
为了提高旱作雨养农业区降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作物水分有效性,在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垄沟集雨种植沟无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沟覆盖材料(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粱全生育期,与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20.7,11.7和28.9mm,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5.7%,0.9%和8.7%;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的沟中平均土壤温度分别增加1.3和0.5℃,秸秆覆盖的沟中平均土壤温度降低0.3℃;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高粱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31%,4%和7%,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6%,15%和23%,WUE分别提高36.0%,15.0%和24.8%。与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具有较高土壤水分、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