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4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复方增茸剂对梅花鹿茸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体质、体型、健康状况、产量性能相接近的梅花鹿50头,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将复方增茸剂混全饲料中投喂,每日1次,连续饲喂70d,观察该药对试验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复方增茸剂后,试验组鹿的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血磷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鹿茸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药具有促进造血机能,加快麂茸生长,提高鹿茸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花仔鹿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仔鹿指的是从出生后到 3月龄的小梅花鹿。在此期间 ,常因管理不善 ,仔鹿的死亡率较高。因此 ,对梅花仔鹿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1 产前准备在母鹿临产前作好产前准备 ,是保证仔鹿成活率的有效措施。首先在母鹿圈舍内增设仔鹿保护栏 ,可防仔鹿被恶癖母鹿踩踏或扒咬 ;其次将产仔圈彻底清扫 ,全面消毒备用 ;第三安排有经验、工作细致认真的饲养员管理。梅花鹿的产仔期主要集中在 5月初到 7月初 ,故准备工作要在 5月份以前完成。在产仔期间要谢绝参观。2 初生仔鹿的管理技术2 1 仔鹿出生后要及时地清除口腔、鼻及身上的粘液 ,以免…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血清铜及铜蓝蛋白水平与“晃腰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2000年9月份,我县温堡乡杜堡村一农户家饲养的梅花鹿发生了“痢疾”,该病流行期间,笔者用自拟白头翁汤治疗患鹿8例全部治愈。1 发病规律 主诉3月份从吉林引进15只梅花鹿,进圈10天左右陆续有3只发生拉稀,笔者用氟哌酸粉进行饮水结果都痊愈。这次8只同时感染,来势猛、传染快有3只幼鹿较严重,5只成年鹿症状较轻。2 临床症状 病鹿精神不振,站立时寒颤,高热不退,体温均在 41℃以上,下痢脓血、色暗,日泻8~10次不等,里急后重显著,泻前努责拱背不安、腹痛呻吟,泻后逐渐好转,喜饮水、尿少,色黄,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铜缺乏综合征病性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病鹿脑、脊髓及其它脏器组织混悬液给小鼠脑内接种,盲传3代没有发病或死亡;狂犬病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查阴性;病料镜检未发现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因此,可基本排除微生物致病的可能性。耳尖及颈静脉采血制作压滴标本及抹片镜检未发现寄生虫体;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性别、年龄和病程的16只病鹿进行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于中枢神经系统未能找到寄生虫及虫伤性病变,证明该病不是由于寄生虫所引起。从临床症状分析,本病不  相似文献   
16.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剧烈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 ,幼鹿易患本病。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饲养失调 (如饲料质量低劣 )引起消化不良时易发生该病 ,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 ,经诊治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12月 7日 ,河北省永年县某养殖场 ,饲养的 5 3只梅花鹿 ,其中 12只幼鹿。鹿群突然发病 ,发病的全部是幼鹿 ,第一天有 2只幼鹿发病 ,第三天 9只 ,并死亡 3只 ,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均无疗效 ,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9月下旬至 1 0月中旬 ,安徽五河某养鹿场相继出现 1头 6月龄幼鹿和 1头怀孕母鹿突然死亡 ,其后 2周相继出现 2头幼鹿死亡和 1头种公鹿死亡病例 ,1 0月上旬幼年鹿群出现多头幼鹿不明原因的拉稀 ,渐进性消瘦 ,死亡 1 0头幼鹿、2头成年母鹿 ,幼鹿发病率达 5 7.8%,死亡率高达 32 .1 %。经本场技术人员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 ,于 2 0 0 3年 1 0月 2 1日到我院就诊。1 发病情况  9月下旬 ,幼鹿群中出现少数幼鹿食欲减退、拉稀 ,大便中有少量黏液 ,并可见尚未消化的饲料 ,继而在幼鹿舍内的鹿粪中发现乳白色、能蠕动的、扁平的米粒样物。发…  相似文献   
19.
再生茸又称二茬茸,是在一年中梅花鹿收取头茬茸后,又生长出的茸。一般梅花鹿再生茸发生率较低,即使生长出来,也细小,骨化程度高,形态不规整,经济价值均较低,鹿场多不重视。使用再生灵,可以增加再生茸的产量和二杠茸的成型率,改善其品质,充分挖掘茸鹿的生产性能,提高鹿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繁殖母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养母鹿的目的是要求母鹿有较高的繁殖力,有健康的体质,繁殖出优良的后代。母鹿能繁殖出优良后代,不仅与母鹿品种有关,同时与饲养管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使母鹿发挥出其优良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