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6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5~2013年辽东湾北部近海白色霞水母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李玉龙  沈鸿 《海洋渔业》2014,(2):146-154
2004年中国北方渤海辽东湾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暴发,给辽东湾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了分析辽东湾白色霞水母的暴发原因,对2005~2013年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渤海辽东湾北部近海进行的大型水母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北部近海白色霞水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东北部和西北部近海的非河口水域,该水域属于辽东湾北部近海盐度较高的水域,体现出白色霞水母高盐的生态属性。2004~2013年夏季辽东湾北部近海海水盐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4~2013年辽东湾白色霞水母的数量也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010~2013年辽东湾北部近海未发现白色霞水母。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辽东湾夏季海水盐度的持续偏低,是白色霞水母在辽东湾北部近海近几年数量偏少甚至未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杨翠华  王玮  王文章 《水产科学》2011,30(9):555-558
利用人工繁殖的巴布亚硝水母30个碟状体、幼水母和成体水母,分别设立了静止和合适水流及3个光照水平,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水流对其碟状体、幼水母和成体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的性质和时间决定了巴布亚硝水母碟状体和幼水母的存活率,对成体的存活时间也有显著影响。水流对碟状体有显著影响,而对幼水母和成体来说则是必须的。自然光照条件下,水母体色较浅,呈蓝色,随着卤素灯光照时间延长,体色变深,呈蓝褐色。水流还与水母的某些行为有关,在流水环境中水母喜欢聚集和逆水游动。  相似文献   
13.
大型水母(沙海蛰、海月水母)暴发作为海洋生态灾害现象,已经引起国际上高度关注。大型水母暴发对海水浴场、滨海电厂的安全运行、海洋渔业造成严重危害。2013年7-8月对秦皇岛近海大型水母进行调查,发现大型水母种类主要为海月水母、沙海蛰、海蜇;随着气温升高,密度急剧增加,沙海蜇密度达到3×104 inds/km2、最大伞径达100 cm ;海月水母密度达到1500×104 inds/km2、最大直径30 cm ,较大密度区域与沙海蜇高度重合;而海蜇数量极少,仅在个别航次监测到零星个体。通过研究分析,造成秦皇岛大型水母暴发的原因主要有温室效应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特殊的地理和海洋生态环境提供适合水母生长繁殖的空间、螅状体集体萌发、随外海洋流漂移。针对现状以及造成的危害,我们认为应加强秦皇岛海域大型水母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沙海蜇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利用,加强应急处置措施(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科普宣传、增设防护网具、完善蛰伤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湖南临澧采得淡水水母标本,伞径53~120mm,平均伞径8.8mm,触手268~586条,平均447条,主辐触手4条显著长于其他触手,刺丝囊疣圆锥形呈环状排列,生殖腺呈长三角扁囊状,淡绿色;平衡囊呈管状,数量在72~154个,平均为108个;经鉴定为信阳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xinyangensis),系湖南省分布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海蜇的生活史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概述了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自受精卵、浮浪幼虫、螅状体、横裂体、碟状体至幼水母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学变化。首次报告了这个种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16.
东营市河口区海岸线长254.37km,滩涂面积90余万亩,但近几年来,由于养殖病害严重,对虾等水产品养殖效益较低。海蜇是一种大型水母,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海蜇养殖具有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自2004年以来,我们引进海蜇,在河口大北养殖区进行养殖,平均产海蜇450kg/667m(2亩),产值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2005年7月于浙江省宁波市七塔寺、江北区、天童寺采得多个桃花水母标本.用GC/MS法分析后的结果表明,三地桃花水母总脂含量平均值为16.30%.共检测到加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7种.其中PUFA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44.37%~50.59%,而SFA和MUFA分别占总脂肪酸的33.96%~39.14%和11.32%~21.67%.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现有桃花品种25个,具有花期较早、花期较长、花色淡雅、色调柔和、花型活泼等特点。其中,‘春蕾’、‘单二乔’、‘碗寿粉’为首次报道品种;‘单红’、‘单二乔’雌蕊败育,需冷量极低,流胶病抗性强,具有稳定的秋花特性,是早花、抗流胶病品种选育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盐度对海蜇碟状体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蜇碟状体(ephyra)阶段是螅状体(scyphistoma)横裂生殖产生的水母体。营自由生活,是海蜇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受环境的制约比较显著。在海蜇人工育苗中,影响碟状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阐明海蜇碟状体阶段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对大量培养水母体和人工增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花粥小常识     
孙光闻 《花卉》2017,(11):51-52
1.花粥的保健功效:粥,又称为“糜”,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古人说:“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喝粥可以调养脾胃,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养分,却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又不致导致肥胖。国人以花入粥,古来有之,集鲜花精华做成的花粥,香味清醇、鲜美爽口,含丰富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可调节神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美容护肤、延缓细胞老化、祛病延年的功效。民间素有春食桃花粥、夏食荷花粥、秋食菊花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