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6篇
  156篇
综合类   1191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192篇
畜牧兽医   480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以腹腔注射75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诱导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给免疫抑制小鼠灌服不同剂量"芪苓"制剂QiLing medicament(剂量分别为12.5、25、50g/kg)。通过观察小鼠脾脏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分析"芪苓"制剂对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2.
玉米螟微孢子虫作为玉米螟田间种群自然控制因子之一,能否交叉感染家蚕,其与家蚕微孢子虫的血缘关系值得探究。通过对实验室搜集的家蚕微孢子虫和玉米微孢子虫进行了电镜水平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分析,进而对它们的16S r DNA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玉米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均属Nosema属,分别落在不同进化枝上的种,这可能暗示了玉米螟微孢子虫不能直接感染家蚕的部分缘由。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鸡毒支原体(MGPG31)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白虎汤体外对MGPG31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1)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白虎汤对MGPG31的MIC;(2)在MIC(0.094g/ml)和亚MIC(0.0235g/ml)的条件下取白虎汤与鸡毒支原体培养48h后的样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支原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白虎汤对鸡毒支原体的MIC1和MIC2分别为0.047g/ml和0.094g/ml。白虎汤主要作用于繁殖期支原体,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形态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技术对黄艾美球虫(E.flavescens)人工感染后的子孢子移动过程及被虫体寄生的宿主细胞形态学变化和粘膜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子孢子在进入小肠腺上皮过程中需白细胞介导,在白细胞内可发育成球形的滋养体,观察到有两个子孢子侵入同一白细胞的现象,但分别存在于各自的带虫空泡中,黄艾美球虫引起的肠粘膜损伤主要发生于感染177小时之后,其损伤主要表现在绒毛大片脱落,结缔组织裸露,表面可见到大量破损的孔洞及大量肠杆菌,被虫体寄生的腺上皮细胞基部膨胀,微绒毛脱落,细胞核膨大并部分包被虫体,有些细胞核裂解为二。  相似文献   
55.
用复方蛇床子涂膜剂对小鼠皮肤进行了透皮形态结构观察,小鼠皮肤角质层经涂膜剂透皮1 h即可见角质层翘起,形成空泡,可见基底颗粒层细胞水肿,透皮3 h角质层细胞开始脱落;至6 h基底颗粒层细胞翘起,基底颗粒层以外的细胞全部脱落。结果表明该透皮制剂可通过破坏皮肤角质层来促进中药成分的透皮吸收,对真皮层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6.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224-1228
在饮水中添加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mg/L的钼,于试验处理第90天时,将试验雌性鼠与健康雄性昆明鼠合笼,产生子代(F1和F2代),分析子代小鼠2-细胞、囊胚、怀孕率、产仔数和仔鼠初生质量,采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钼对子代小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和卵巢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过量的钼显著降低了F1和F2代雌鼠的怀孕率、产仔数和仔鼠初生质量,使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损伤,诱导了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果表明:过量的钼降低了小鼠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具有较强的雌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57.
2月龄雄性小尾寒羊12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Mo 5.61 mg/kg),Ⅱ、Ⅲ组饲喂高钼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60 mg/kg的钼构成).120 d后取睾丸,检测精液品质,以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睾丸的变化.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Ⅱ、Ⅲ组睾丸指数显著降低(P<0.01),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显著下降(P<0.01),Ⅱ、Ⅲ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Ⅱ、Ⅲ组睾丸细胞G0/G1期显著升高,S期,G2 +M期和增值指数(PI)显著降低(P<0.05或P<0.01),Ⅱ、Ⅲ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Ⅱ、Ⅲ组睾丸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胞核染色质边集,精子顶体膜模糊或缺损,Ⅲ组出现核溶解的现象.结论:日粮钼含量≥30 mg/kg可造成小尾寒羊睾丸超微结构损伤,导致精液品质和生精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8.
目前 ,动物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正日益受到重视 ,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已建立的培养体系可成功地使腔前卵泡发育到有腔阶段 ,猪、山羊等已可实现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并发育至囊胚阶段。但有关腔前卵泡体外成熟的机制仍不明了。本文通过对体内发育与体外培养之卵泡及其卵母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 ,从微细结构上客观评定体外培养卵泡的形态、活力、代谢状况及功能完整性 ,界定体外生长卵泡所处发育阶段 ,从而为确立和完善腔前卵泡体外培养体系并最终选择高质量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 体内发育卵泡及其卵…  相似文献   
59.
梅花鹿精子冷冻前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冷冻前后的梅花鹿精子的形态和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梅花鹿精子全长61.6±2.70μm,其中头长7.19±0.47μm,中段长12.08±0.75μm。线粒体的螺旋数是63.68±4.66旋,中段线粒体每个螺旋约由3~5个线粒体组成。梅花鹿精子超微结构有3个特点:一是头部的厚度为牛、羊、猪精子的1/2;二是在中环处的质膜未见反折现象,并且主段与中段的联接是以套管式镶嵌;三是末段以9+2结构变成20根(12+7+1)单丝管形式排列。冷冻处理可使梅花鹿精子顶体膨胀,顶体内容物丢失,顶体内发生空泡,顶体外膜自身囊泡化,线粒体发生断裂和丢失,末段纤维束因质膜丢失而分散成扫帚状。冷冻后的梅花鹿精子畸形率极显著增高(P<0.01),冷冻解冻是致使梅花鹿精子顶体完整率和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1日龄父母代罗曼(Lohmann)蛋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低锰(基础日粮含锰13.62mg/kg)、低锰高磷(基础日粮+0.5%的磷)、补锰对照(基础日粮+锰80mg/kg)日粮。试验期8周。饲喂5~8周发病。低锰组发病率26%,低锰高磷组28%,补锰对照组无一发病。第4周时,体重分别为(267.9±8.32)、(214.2±10.42)、(265.0±12.18)g,低锰组、补锰对照组与低锰高磷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肝锰含量分别为(5.40±0.74)、(2.82±0.36)、(8.48±0.96)mg/kg,补锰对照组与低锰组差异显著(P<0.05),与低锰高磷组差异极显著(P<0.01)。发病症状:精神沉郁,不愿走动,伏卧,跛行,单腿发病病腿向外侧伸展,双腿发病则内收呈“O”字形或外展呈“八”字形。剖检跗关节肿大,胫骨髁骨骨质增生、肿大,髁间沟变平坦。组织学检查,胫骨骺生长板增殖区变窄,软骨基质中粘多糖减少。超微结构变化,心肌纤维、肝细胞、胫骨骺生长板软骨细胞、睾丸精原细胞等线粒体肿胀与空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