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0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099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2544篇
基础科学   149篇
  356篇
综合类   6895篇
农作物   2445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1343篇
园艺   791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六个玉米杂交种在不同条件下丰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竖叶大穗型玉米杂交种的育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其具有大穗和耐密两大增产要素,既可在中产区稀植发挥个体优势增产,又可在高产区密植发挥群体优势获得高额产量,因而倍受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的欢迎。本研究旨在比较郑单11等几个竖叶大穗型、竖叶中穗型和平展叶型玉米杂交种在不同密度、种植方式和产量水平下的丰产潜力及其抗逆性等,以便为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73.
辽嗑杂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商品性好、抗病、抗旱、耐盐碱等优点,1995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推广。1.特征特性辽嗑杂1号为早熟中秆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下胚轴淡绿色,舌状花杏黄色,平均株高2米左右,叶片33片,茎粗2.8厘米,花盘直径20~26厘米,千粒重129克,籽仁率58.8%,籽仁含蛋白31.2%。种皮黑白条相间,粒长2.1~2.3厘米,商品性好,抗叶部斑病,耐菌核病,空瘪率低。2.产量表现在1991、1992年产量比较试验中,该杂交种产量均列参试品种第1位,两年平均产量3438千克/公顷,比对…  相似文献   
74.
植物的杂种优势利用是进行作物品种选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杂交油菜秦油2号开始大面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5.
将在试验田亲本圃、杂交选育圃发现的雄性不育株进行不育度、不育稳定性、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可繁性及测交恢复力鉴定,鉴定出两份不育度彻底、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可繁性好的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具有生产实用价值的两用核雄性不育材料,分别命名为早25S和美香851S。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干椒1号是由母本二金条-12-6-4和父本羊角-2-3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高抗病毒病、疫病,耐寒、耐热、耐湿、耐瘠。果实细长羊角形,青椒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皮薄、籽少、味辣,易脱水,晒干率高,宜作晒干椒或鲜食。一般667m^2产鲜红椒2500kg,或干椒800kg。全国各地均宜种植,特别适宜嗜辣、习惯晒干椒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0.
雄蚕杂交种的示范推广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6年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至死系后,开展了转育改良和选配雄蚕杂交种等研究。1997年春湖州市蚕业管理总站在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专家指导下,于国内首次进行了雄蚕杂交种饲养试验获得初步成功,至2000年秋连续4年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