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5篇
  251篇
综合类   31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娄烦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94km2处的汾河上游,辖3镇5乡,14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是一个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纯农业县区,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89.85km^2,其中耕地面积1.73万hm^2。  相似文献   
172.
靖远县隶属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是历史上有名的丝路重镇。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全县辖18个乡。3个镇。总人口4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万人,现有耕地114万亩。靖选历史文化悠久,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捷。特色经济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7.02亿元。增长7.09%。第二产业5.73亿元,增长20.04%,第三产业5.39亿元,增长11.92%。  相似文献   
173.
李庆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55-6556
综述了位山引黄灌区上游地下水开发的现状、意义及效益,并对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4.
土石坝渗流分析与自动化观测软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结合土石坝自动化安全监测对辽宁省柴河水库土石坝坝体观测断面进行渗流场分析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可视化软件开发,实现实时显示断面观测数据,计算设计浸润线及实测浸润线的实时绘制,并利用有限单元方法计算分析心墙内渗透压力水位,实现通过实测和计算的结果对土石坝安全监测与评价进行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7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变化是生态系统评估的核心,是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汉江上游秦巴山地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和供给功能区。近年来,受自然与人为双重驱动因子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现象,水源涵养及供给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以汉江上游流域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In-VEST模型水源涵养模块对其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为1.21×1014 m3,最大涵养水源深度为362.51 mm,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80.69 mm。在各森林景观中,常绿阔叶林水源函养量最大,乔木园地最小。在空间上,南北秦巴山地地区水源涵养量较大,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明显。  相似文献   
176.
以汉江上游安康水库和渭河流域临潼站1960-2000年发生的特大洪水资料为依据,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两大流域特大年径流量年份,完全与华西秋雨多雨年份相对应,但特大洪水并不都是发生在华西秋雨异常多雨年份,而是错前错后发生.受到季风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汉江上游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初夏和秋季,渭河流域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盛夏和秋季;一年中汉江上游特大洪水发生时间早于渭河流域;渭河流域秋季特大洪水发生时间早于汉江上游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177.
历史时期以来汉江上游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208BC-201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等级、时间(阶段、季节、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 220a间,汉江上游共发生洪涝灾害336次,平均6.6a发生1次,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9月份)。该区域洪涝灾害划分为轻度洪灾、中度洪灾、重度洪灾和特大洪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4.7%,29.5%,40.5%和5.3%。小波分析显示各级洪灾分别存在2~5a,38~40a,120a,160a的周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清代道光年间前期、清代光绪年间和民国后期至20世纪末为洪涝灾害多发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以安康盆地为中心向南、向北、向东、向西递减,存在两个高频中心和两个低频中心。大气环流异常,特殊地形条件,河流本身的水系特征,河道的弯曲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该区域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8.
集约度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对西部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特征及原因解释的研究较少。该文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河谷与半山区为例,共调查农户357户,通过Tobit和OLS估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谷区和半山区在耕地利用集约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资本集约度还是劳动集约度,河谷区均高于半山区。影响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因素有承包耕地面积、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离集镇的距离、二三产业收入、农业劳动力、年需换工数量、人情往来支出等。耕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劳动力数量是导致集约度差异的关键因素,农业生产条件或环境和家庭收入水平对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9.
勉县地处汉江上游,属北亚热带气候,稻麦(油)轮作,耕地面积约100万hm^2。20世纪60年代种植常规稻以石灰水浸种为主,浸种时间4~5d;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汕优63为代表的米质类型浸种时间缩短到了3~4d。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优质稻种推广步伐的加快,浸种时间又将出现新的变化,加之优质米稻种本身发芽率偏低,在生产中常因浸种时间偏长导致烂种而引发涉种纠纷。笔者针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0.
青海官亭盆地黄河二级阶地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地貌及古文化遗址的野外考察,分析了盆地中黄河二级阶地的结构,认为该阶地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史前洪水阶地上加积了一层平流沉积物,形成复合型阶地,其下部为基座阶地,上部为上叠阶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