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60篇
  107篇
综合类   309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当前大多数禁牧、休牧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资源储量大但利用率低的现状,寻找能有效降低纤维类物质含量、改善适口性、提高饲用价值的利用途径,成为柠条饲料化研究的重点。本试验将有效降低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膨化技术应用于柠条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中,对柠条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进而对其饲用膨化技术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探讨。结果表明,在压力1.0 MPa、温度170 ℃、原料含水量30%、切短长度2 cm的条件下,膨化效果最好,柠条中木质素含量最低,干质量消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952.
半干旱区环境因子对柠条灌木林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半干旱区宁夏固原17a生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地形、整地方式及降雨量对柠条生长形态的影响,并对影响柠条单株形态组成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对柠条的株高、根深、生物量影响显,而对柠条的分枝数没有明显影响;不同整地方式对柠条的株高、分枝、根深及单株生物量均影响显。(2)降雨量对柠条形态组成影响深刻,柠条的株高、分枝、单株生物量与年度累积降雨量之间呈“S”型曲线,说明柠条形态建成与降雨量有极大的相关性;根系的生长与降雨量之间则呈指数规律增长。(3)柠条各生长指标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株高、分枝、株生物量是描述柠条地上部形态结构特征的指标组合;根深则是描述柠条地下形态结构的指标。  相似文献   
953.
旨在探讨日粮中来源于柠条的缩合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体重为40 kg左右的健康杜蒙绵羊羯羊15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饲粮中不含单宁;试验Ⅰ组(n=5)和试验Ⅱ组(n=5),饲粮中分别含2%和4%单宁。分别于试验期晨饲前(0 h)和晨饲后3、6、9 h采集各组绵羊瘤胃液,测定和比较各组绵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浓度。结果表明,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对杜蒙绵羊的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3 h和6 h后,绵羊瘤胃NH3-N浓度显著(P<0.05)降低;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6 h和9 h后,绵羊瘤胃BCP浓度显著(P<0.05)提高。日粮中添加2%和4%来源于柠条的单宁,对绵羊瘤胃pH值无影响,可降低瘤胃NH3-N浓度,提高瘤胃BCP浓度。  相似文献   
954.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已解决了柠条收割难的问题,以柠条作为主要原料制作颗粒饲料的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使当地实现柠条合理利用,改变柠条老化退化的局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55.
为探究晋西北丘陵风沙区50年林龄人工柠条林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在0(撂荒地),12,18,40,50年的时间序列上,分析柠条生长性状、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植物群落特征等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柠条盖度和株高在时间梯度上显著增加,具体表现为,种植后期(40~50年)的柠条盖度是种植前期(0~12年)的1.98倍,柠条株高在种植后期(40~50年)是种植前期(0~12年)的1.48倍;柠条密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从种植前期(0~12年)的0.35株/m2减少到种植后期(40~50年)的0.11株/m2。(2)土壤环境因子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有机碳、pH、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在时间梯度上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和土壤速效磷呈下降趋势。其中0—20 cm表层土壤恢复程度高于20—100 cm的土壤。(3)在人工柠条林种植前期(0—12年),土壤养分恢复的速率明显低于人工柠条林种植中后期阶段(12~50年),灌丛对土壤表层(0—20 cm)养分有明显的富集效应,随着人工柠条林建立时间的延长,在种植后期(40~50年)时,“肥岛”面积向灌丛间扩展。(4)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改善,草本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增加,优势种也在变化,从种植前期(0~12年)以一年生先锋物种(米蒿和野燕麦)为优势种,演变为种植中后期(12~50年)以多年生草本(披碱草)为优势种。由于天然半灌木(铁杆蒿)入侵,简单的人工柠条林向复杂的灌草群落演变。(5)种植人工柠条林对土壤环境因子及群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不同类型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RDA约束排序分析图可以看出,人工柠条林、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天然半灌木与土壤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指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类型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较为稳定的群落结构。研究人工柠条林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群落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6.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典的Logistic方程为基础,添加了一个生长阻力因素,建立了林木生长的改进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宁夏自治区固原市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生长状况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成林密度对新模型具有显著影响,改进模型的密度适用值在51~71丛/100m2。  相似文献   
957.
柠条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昀 《植物保护》2008,34(2):151-152
柠条鞘蛾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柠条种实害虫。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被鞘在土壤表层覆盖物下越冬,每年4月初进入化蛹期,4月底开始羽化,5月进入羽化高峰期。5月底产卵,6月中旬孵化,7月下旬出现老熟幼虫,被鞘越冬。  相似文献   
958.
在控制土壤湿度水平下,模拟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辐射增强对柠条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2浓度饱和点以下,柠条的光合速率对CO2浓度的响应表现为线性关系,对辐射的响应表现为对数函数关系。柠条光合速率随辐射强度增加和/或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土壤湿度较大时,柠条光合速率的变化率随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土壤湿度较小时,光合速率在辐射强度为500μmol·m-·2s-1时对CO2浓度的响应最敏感。柠条的暗呼吸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土壤湿度越小,柠条的暗呼吸对CO2浓度的响应越敏感。  相似文献   
959.
王保平  董晓燕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4,22(5):1096-1102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及添加量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嫩枝叶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对照组(CK)、玉米粉(CM1:10%;CM2:12%;CM3:14%;CM4:16%;CM5:18%)、糖蜜(M1:2%;M2:4%;M3:6%)、纤维素酶(CE1:0.05%;CE2:0.10%;CE3:0.20%)、甲酸(FA1:0.25%;FA2:0.50%;FA3:0.75%)和丙酸(PA1:0.30%;PA2:0.60%;PA3:0.90%),60 d后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处理组pH值、氨态氮(NH3-N)、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玉米粉处理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M3和CE3组LA含量与PA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添加剂、添加量及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柠条嫩枝叶青贮饲料各营养成分含量(P<0.01)。玉米粉处理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不同添加剂可以改善柠条嫩枝叶青贮饲料的品质,其中添加14%玉米粉的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0.
为研究西北干旱地区豆科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及共生基因多样性,对从甘肃省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rRNA PCR-RFLP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分析共生基因nodA和nifH,确定种群共生类型。结果表明:从柠条根瘤内分离到64株菌,共有7个PCR-RFLP 16SrRNA基因型,主要归属于Ensifer(占分离总数43.8%)、Mesorhizobium(31.2%)、Rhizobium(25%),其中,Ensifer为主要类群,约占34.4%。共生基因nodA和nifH与Ensifer和Mesorhizobium模式菌株同源性较高,与16SrRNA基因确定的根瘤菌分类地位相比,发现部分共生基因与16S rRNA基因确定的分类地位不同,揭示了共生基因横向转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