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36篇
  93篇
综合类   1072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280篇
畜牧兽医   726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樊陈  高兆建  张桂英  王东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24-9426,9436
[目的]优化短芽孢杆菌XZE116菌株的培养条件使之产生高活性的胞外弹性蛋白酶.[方法]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XZE116菌株产胞外弹性蛋白酶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产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0.5%、蔗糖0.1%、干酪素0.5%、酵母膏0.5%,K2HPO40.1%,KH2PO40.5%,MgCl20.01%;最佳发酵条件为:250 ml三角烧瓶中装液量40 ml、接种量5%、摇瓶转速200 r/min、pH 8.4、发酵温度为27℃、发酵时间为72 h.XZE116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的酶活力提高了1.6倍.[结论]研究可为这株新的短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工业生产提供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利用该菌株产生的弹性蛋白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为阐明鳗鱼蛋白酶解动力学特性,研究在不同初始底物质量浓度[S0]和酶质量浓度[E0]条件下,中性蛋白酶对鳗鱼蛋白的酶解过程,将水解实验结果用推导的动力学模型方程进行拟合,建立酶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50℃、pH=7.2的条件下酶解,鳗鱼蛋白的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随中性蛋白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但随初始底物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中性蛋白酶催化水解鳗鱼蛋白的动力学方程为:DH=1-(1+32.65[E0]/[S0].t-0.1t)-0.061 9;酶解的最低临界中性蛋白酶质量浓度为3.06×10-3[S0],最大临界底物质量浓度为326.50[E0].该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有很好的拟合度,可为酶解反应过程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探究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24与48 h后,家蚕中肠6种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ineprotease gene,sps)的表达变化趋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对正常组和微孢子虫感染试验组的6个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编号分别为sp1、sp3、sp5、sp8、sp11和sp12)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家蚕中肠内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相比,sp1、sp3、sp5和sp12在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后均上调表达,其中sp5上调最明显,接种家蚕微孢子虫24与48 h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1.9和1.2倍;sp8和sp11在受微孢子虫感染24 h后表达上调,而48 h后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丝氨酸蛋白酶(serineprotease,SP)参与了家蚕中肠对微孢子虫入侵的免疫反应;不同丝氨酸蛋白酶上调倍数不同,说明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程度不同;家蚕微孢子虫侵染48 h后,sp8和sp11出现了下调,推测微孢子虫的成功入侵抑制了sp8和sp11的表达。家蚕中肠不同丝氨酸蛋白酶在微孢子虫感染的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在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HF酶制剂中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山东济宁市化工研究所赵德英,张景宏生物体内的大部分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要检查酶的存在及其含量,不能像检查化学药品那样直接用重量或体积来表示,而只能用它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能力即酶的活力来表示。因此,测定酶活力是研...  相似文献   
65.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是一种有着多种功能的内源抑制剂,它通过抑制钙蛋白酶(calpain)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参与骨骼肌的生长调节与肌肉嫩度的调控。本文综述了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生物学结构、活性调控机理以及其与营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6.
研究以羊碎肉为原料,通过高压蒸煮、绞碎、酶解、打浆、脱苦、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成羊肉粉,以此作为宠物食品加工中的配料之一。试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为最适水解用酶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骨肉粉的溶解性为指标,确定了中性蛋白酶酶解羊碎肉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 000 U/g,底物浓度为1:3,酶解时间3 h;脱苦研究表明,添加0.7%甘氨酸,能较好的掩盖苦味;对采用喷雾干燥方法生产的羊肉粉进行37℃保温试验,在贮存到第6周时,菌落总数为7.17 lg cfu/g,TBARS值为2.82 mg/100 g。由此可推断该骨肉粉在常温条件下可贮存3个月。  相似文献   
67.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对其中肠和血液蛋白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剂量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家蚕中肠和血液中蛋白酶的变化.并对不同浓度剂量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对家蚕发育的影响和不同组织中所含微孢子虫孢子的浓度等作了初步的研究.从本实验中可以看出,感染不同浓度微孢子虫的家蚕,体内相同组织的微孢子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而感染相同浓度微孢子虫的蚕,不同组织中微孢子虫的数量也有差异,中肠的微孢子虫数量远高于其他部位.感染微孢子虫后,家蚕血液中的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中肠的蛋白酶的活性变化不显著,而感染微孢子虫的数量对血液和中肠中的蛋白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捕食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捕食器表面聚合物的性质及在捕食线虫过程中的作用,作者首先用氨基酸诱导产生大量捕食器(菌环和菌网)菌丝,然后分别应用5种不同化学性质的溶液、2种酶和7种蛋白酶抑制剂处理捕食器表面聚合物,观察对捕食和致死线虫作用的影响,同时使用上述物质或溶液处理菌丝以确定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mol.L-1LiCl溶液和链霉蛋白酶E可明显降低真菌的捕获线虫的能力;0.1 mol.L-1NaOH、SDS-巯基乙醇-尿素PBS溶液、1.5%(w/v)SDS除可抑制捕获虫体外,同时还抑制了真菌菌丝的生长;除菲啰啉外,其余6种酶抑制剂对真菌的黏附捕获作用无明显影响;但其中丝氨酸蛋白酶类抑制剂还可抑制真菌对线虫的致死作用;另外用酶抑制剂处理线虫后,对真菌的黏附捕获作用也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捕食器表面聚合物在黏附捕获线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为蛋白质或含蛋白质类物质;并间接证实黏附捕获阶段不需要蛋白酶参与,但其在致死线虫阶段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为阐明捕食性真菌作用机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69.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对黑根霉产酸性蛋白酶固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15g、水10.6mL、蔗糖0.69g、硝酸钠1.0g、磷酸氢二钾0.042g。理论最佳酸性蛋白酶活力为159.51U/g,验证试验得到的实际平均酸性蛋白酶活力为160.16U/g,比初始发酵培养基提高了5.1倍。响应面法对黑根霉酸性蛋白酶的产酶条件的参数优化是可行的,得到的产酶条件对将来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猪骨蛋白的风味蛋白酶酶解工艺及其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猪骨蛋白风味蛋白酶水解度为目标值,以酶解时间、pH值和酶解温度为因素的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拟合较好。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2h、pH值7和酶解温度48.5℃。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水解度为20.08%,与理论值20.0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猪骨蛋白的水解度;当浓度75~375μg/mL和120~600μg/mL的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14.95%~33.18%和21.74%~81.42%,且清除效果与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