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4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36篇
综合类   22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面对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宜居城乡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态景观林带是以改善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以增强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以观赏性为目的和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廊道网络。生态景观林带在城乡宜居建设中发挥着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耦合,是城乡宜居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
阐述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性建设的内涵,认为其具有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必须持续建设,而不断投入是生态景观林带持续建设的关键。从政府、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了生态景观林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3.
<正>鲁北地区是典型的盐碱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建设农田林网能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能改善局部生态小环境,减少灾害性气候危害,而且能能对农作物生产起到积极作用。本问阐述了农田林网的作用,并从建设类型、树种选择、林带走向、网格设置、胁地减轻、树体管理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农田林网的建设模式。农田林网建设是以自然走向的沟、路、渠、河流绿化为基础,以农田为主构建防护林骨架,编织大地绿色经纬线,健全农业生态网络体系,从而改善农林生产条件和促进农业增产的农林综  相似文献   
64.
防火林带营造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低产林改造,营造防火林带木荷火力楠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林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经过14a的培育,其林木生长不同,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木荷、火力楠纯林的林分生长量更具优势,平均树高、胸径、树冠、枝下高、郁闭度、单株材积、蓄积量,分别比木荷、火力楠纯林林分平均树高大13.54%、8.55%,胸径粗18.39%、14.21%,树冠大8.24%、22.26%,枝下高8.75%、17.67%,郁闭度大2.13%、3.23%,单株材积大45.43%、41.18%,蓄积量大54.95%、37.54%。土壤肥力N、P、K分别提高0.9%、1.92%、1.79%,1.80%、6.00%、3.64%。木荷火力楠混交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效控制林火蔓延,可减少森林火灾和灾后损失。  相似文献   
65.
油茶是木本食用油料的重要树种,发展油茶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营造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还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油茶生物生态学特性、抗火性能、防火林带设置,以期对油茶产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6.
<正>山东省新泰市果都镇地处汶河北岸,地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一年二收,2009年以前,农田交通条件较差,生产路崎岖不平,排水沟狭窄且不畅通,常年受到风灾、涝灾、病虫害等灾害的影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产量不稳定。为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适应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产,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建成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粮食、林木生产基地,通过认真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8.
在对滨海公路噪声污染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设计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降噪林带的基本模式:1类、2类、3类和4a类功能区的林带宽度分别为90、53、24和5 m,平均木胸径15 cm,等边三角形交错式栽植,株距分别为:3.04、3.02、2.93和2.32 m。该模式不仅为滨海公路的全线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同类型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9.
闽北防火林带中的木荷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南方防火林带应用最广的优良树种,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是我省控制森林火灾、阻隔火源、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的生长指标进行研究,探索木荷防火林带的生长规律,为木荷防火林带多目标经营及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