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1篇
  19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额济纳的风     
张彬 《草原》2007,(6):66-66
  相似文献   
22.
刘伟明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0-230,232
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23.
军山自然生态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物种和谐共生,具有保护的价值。阐述了军山自然生态园保护规划的背景与概况,概括了其区域资源特点,并介绍了其保护规划的目标与构想。  相似文献   
24.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作者对“构想”提出的基本的指导原则,即:“以人为本”、体现时代精神、互动的展式与地方特色,并分别加以阐述。二是“构想”的四项内容,从各类展厅入口的环境氛围开始,直到步出展厅的基本设计,这是“构想”的主体,也是基本指导原则的体现。三是谈这一“构想”的主要特点,即“新鲜”、“奇特”、“全面”。三部分以“构想”为中心,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25.
通过分析福建现有森林资源与分类经营管理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和实施分类经营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健康维护系统的设计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健康维护系统的初步设计构想,该系统利用“3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理统计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及工具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及防治体系,此维护系统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作者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分析新林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8.
我县地处半山区,位于张广才岭北麓,总人口21万,耕地近70万亩。近年来,全县广大养殖户按照县委提出的“建设山水园林化生态县”的总体构想,积极开发水产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渔业。全县养鱼水面40,000亩,水产品总产量已达5920吨。其中生态渔业面积28,000亩。目前,我县存在的问题是:养殖品种单一,产品质量一般,成本高,科技含量低。要想引导渔民搞好水产养殖,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渔业是节约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增产、增收、增效的立体农业,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才能使我县的水产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9.
文章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相结合,综合甘肃省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全面分析现阶段甘肃省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列出了甘肃省生态林业建设的构想和原则,并给出九个关于甘肃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以期为今后甘肃省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江西省棉花发展成因与战略目标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八五”以来,江西棉花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第1次实现了自给有余,由原棉调入省到调出省的根本转变。主要是制定了各项鼓励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和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于今后棉花生产的发展应做到稳步发展、主攻单产、走“三高”农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