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53篇
  129篇
综合类   515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梁顺有 《北方园艺》2011,(17):76-78
甘肃省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北纬38°57 ′~39°42′,海拔1 380~2 278m,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3 052.9 h,年平均气温7.7℃,年均无霜期176 d.近年来,日光温室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特色支柱产业,临泽县已建成日光温室667 hm2,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西瓜等精细果蔬,产品和产量约占周边市场1/3的份额.但在生产过程中,受冬季严寒而漫长的影响,1~2月份低温、短日照成为制约临泽县温室农业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表现为温室蔬菜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相变差、病虫频发等.因此,为了掌握温度变化规律,科学指导调整种植茬口,该试验采取定时、定点观测温度的方法,研究冬季温室温度变化情况,从而科学制定调控措施,提高温室经济效益,以期进一步促进临泽县日光温室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2.
对冬小麦极端气象年份的气候特征与小麦地上部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在2003年寒冬冷春、日照偏少、春雨偏多的气候条件下,与2002年相比,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分别推迟4~18 d,单位面积茎数(峰值)减少29.1%;生物量及叶面积系数大幅下降;穗粒数、千粒重虽分别提高6.37粒和3.21 g,但有效穗数降幅较大(320.84万穗/hm2),仍导致减产612.29 kg/hm2。分析结果认为,在气候异常年份,改进播种制度,调整播种量,间接调控单位面积穗数,可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3.
河北省主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河北省142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等基础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及Kriging插值法,研究河北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极端气温指数的空间分布方面,极端最高气温和夏日均呈从南至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高值中心分别位于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和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廊坊、沧州等地,而霜日则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变化规律,高值中心主要位于张家口北部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暖日指数及持续冷期无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全省夏日、暖日指数、极端最低气温及大部分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呈增加趋势,全省霜日则呈下降趋势,持续冷期的变化不显著。(2)极端降水指数无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暴雨日数、连续干日及连续湿日均呈零星分布,降水强度从东南至西北大体呈降低趋势;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在1961-2010年河北大部分地区的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降水强度、连续湿日及暴雨日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连续干日呈增加趋势。从极端气温及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河北省具有干暖化倾向,农业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94.
根据湖南省91个地面观测站点1970 ~201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年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最大连续5d降水量、湿日数等参数统计分析了近43年来湖南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年代际特征不明显,部分站点降水量随年代际呈增加(或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是近43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时段,80年代是近43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少的时段.  相似文献   
95.
1961-2010年贵州省高温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防灾减灾以及高温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划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贵州省81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省近50年高温时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贵州省年高温日数为7.3d,7-8月出现频率最大,占全年的75.6%;高温日数以0.25d/10a的速率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温度分别以0.12℃/10a、0.41℃/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多年平均高温日数以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遵义市北部分布较多,最高值为29.9d。高温日数,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及黔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呈较小的上升趋势,镇远、铜仁、剑河、兴义、天柱和赤水等较少站点呈下降趋势;极端最高气温有2个极值中心,分别位于黔南的都匀(47.3℃)和黔北的赤水(42.3℃)。  相似文献   
9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对山东地区2003~2012年共11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以下含有丰富的水汽,地面、850 h Pa、700 h Pa和500 h Pa露点温度分别达到23、17、8和-7℃以上,温度露点差基本上在3℃以内;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K指数≥37℃,总指数TT≥41℃,抬升指数LI0℃;大气具有一定的能量积累,CAPE≥500 J/kg;0℃层高度都在5000 m以上;反射率因子高值区基本上处于6 km以下;低层有明显的西南急流。  相似文献   
97.
荔枝原产我国南部,故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度已成为其生存的重要条件,并限制其分布区域范围。经济栽培最适宜的温度指标是:年均气温21—23℃,1月平均气温13~17℃,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0℃,≥10℃的年积温7.500~8300℃,10月至2月≥10℃的积温2500~2800℃。重庆年均气温18.4℃,≥10℃年积温仅为5967.8℃,极端最低气温-1.8~3.7℃,1月平均气温约7.5℃,  相似文献   
98.
“金柿”又名“斤柿”,北京雪山苗圃和河南省林业厅于1996年从日本引进。2001年冬我们从郑州金柿基地引入苗木,12月下旬定植于西峡县5个山区乡镇亚行扶贫贷款项目基地。基地海拔在400-1280m,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5.2℃,年降雨量800mm,≥10℃积温4841.1℃,无霜期235d。土壤系棕壤,质地为沙壤土,多呈中性,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栽植株行距3m-4m,面积100hm^2。栽后第2年开花挂果,第3年株产10-15kg,第4年最优单株产量可达50kg。该品种适应性强,结果早,果个大,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是一个适宜浅山丘陵区发展的优良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9.
灌溉方式对根系湿润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作物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常规滴灌方式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垂直线源灌方式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生育关键期灌水前后垂直线源灌方式根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可达到田间持水率的75.1%和82.8%,常规滴灌方式为田间持水率的60%和72%;垂直线源灌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常规滴灌高,净光合速率均经历了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其中由水分胁迫引起的非气孔限制,垂直线源灌晚于常规滴灌出现,且表现不明显;垂直线源灌方式在地上生物量生长方面略好于常规滴灌方式,但两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垂直线源灌方式较常规滴灌方式在产量上提高了1.2%;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垂直线源灌方式较常规滴灌方式提高了57.4%。  相似文献   
100.
近50 a甘肃省夏季日极端降水频数与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甘肃省近50 a夏季日降水量数据,借助ArcGIS 9.2和Matlab 7.0数据软件平台,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及Mann kendall检验法,分析甘肃省夏季日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的周期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极端降水频数主要存在19 a和8 a周期,极端降水强度主要存在11 a和19 a周期;② 夏季极端降水量与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③ 极端降水频数呈减少趋势,而极端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