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1.
马尾松育苗防冻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育苗工作中,一年生苗木在越冬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冻梢现象。本试验采用不同播种期、施肥方法、灌溉时间等措施,探讨对马尾松苗木防冻越冬的影响,以及采取不同防冻措施观  相似文献   
22.
祁连山青海云杉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东部、内蒙古中部。喜寒冷潮湿环境,生于海拔1750~3100米的山地阴坡和半阴姨及潮湿谷地。生长缓慢,适应性强,可耐-30℃低温。耐旱,耐瘠薄,喜中性土壤,忌水涝,幼树耐阴,浅根性树种,抗风力差。青海云杉的主要病害有云杉叶锈病、松苗立枯病等。主要害虫有云杉嫩梢小蛾类、多露象甲类、扁叶蜂类、云杉球果小卷蛾等。近年来,随着气温变化和生态恶化,其害虫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危害日益严重,在甘肃天祝县常见大片人工造林地因为虫害、病害而濒临死亡,  相似文献   
23.
根据多年育苗实践,简述了松苗猝倒病田间识别症状,发病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松树苗木猝倒病应把握土壤处理、种子筛选与处理和苗木管理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4.
作者通过对松苗立枯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的阐述,结合圃地选择、苗圃处理、苗圃管理和药剂防治等主要防治措施,阐明了松苗立枯病的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5.
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用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提早开花结实,成园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6.
菌根真菌对松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 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 ,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 ,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 ,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 4 .0 %~55.9% ,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 2 .8%~ 6 2 .9% ,菌根侵染率达 82 .0 %~ 96 .0 %。  相似文献   
27.
松苗立枯病是苗圃中的常见病,危害严重,常见的病害类型有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和幼苗根腐型。通过对立枯病发病原因的探讨,提出了以提高育苗技术,加强苗期管理为主的预防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一、简介马尾松,常绿乔木。是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适生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1800mm,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东自沿海;  相似文献   
29.
松苗立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泡底土、非耕作层土、草炭、落叶松干叶混锯末、牛粪水5种材料做覆土盖种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樟子松苗立枯病效果最好的是松干叶混锯末小区,其次是泡底土小区;防治红松苗立枯病效果最好的是泡底土小区,其次是草炭小区。同时,这几种覆土材料对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浅析松苗立枯病的发病因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苗立枯病在各地苗圃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往往在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症状为芽腐型、猝倒型、顶腐型、立枯型。总结多年育苗生产经验,分析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侵染苗木过程及环境因子与发病的关系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