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9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303篇
基础科学   34篇
  57篇
综合类   2335篇
农作物   337篇
水产渔业   564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769篇
植物保护   54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6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274-3280
水稻类病斑的形成过程受到基因突变、代谢絮乱、活性氧积累、激素失衡、离子通道受阻、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失控、非生物因素胁迫等影响。类病变过程通常伴随植株抗病性的提高,并且防御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会上升。目前,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本研究综述了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发生机制,特别对目前已克隆的类病斑基因位置、编码、功能等进行了梳理,并对水稻类病变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提炼,最后提出类病斑突变体研究以及水稻育种实践的展望。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防御反应调控机制以及育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2.
基于神经网络的猪肉新鲜度检测分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应用CCD光电检测技术对可表征猪肉新鲜度的多个特征量进行检测;然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检测到的特征量进行处理;最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研究非相干微量参数的多数据融合检测方法,从而实现对猪肉新鲜度检测分级辨识。  相似文献   
163.
luxR基因作为信号分子受体蛋白的编码基因,在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LuxI/LuxR环路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g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xjL12中扩增出luxR同源基因,应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突变株(△luxR),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uxR与野生型菌株相比产生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浓度降低,抗生素耐受水平有所提高,对哈密瓜(Cucuumis melo var.cantalupensis))幼苗的致病能力下降;RT-PCR实验表明,luxR基因的缺失对luxI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今后对以luxR基因为靶标,利用信号干扰技术综合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4.
为明确近几年江苏地区甜瓜叶片及瓜上发生的某一细菌性病害,以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施大棚中甜瓜发病叶片为研究对象,经分离纯化得到菌株LG08,观察病菌形态初步判定该病原菌为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为进一步明确该病菌,分别用4对细菌性果斑病菌通用标记(BX、BX-S、ERC和WFB)、3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特异性标记(AcM380、AcM797、AcM13)及16S测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G08为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苗期和坐果期对西甜瓜部分材料接种菌株LG08,结果发现菌株LG08对西甜瓜都有致病性.该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甜瓜细菌性果斑菌的特性,为果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而且也有助于甜瓜抗病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65.
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Ⅰ.应用CTAB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采自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等5省的1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为试材进行液体培养,然后采用CTAB法从菌丝中提取DNA,通过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测,最后将所提取的DNA在热循仪PE-4800上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结果发现,所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比值介于1.730-1.847之间,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了较清晰的扩增图谱,从而证明了采用的CTA法是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并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玉米。  相似文献   
166.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分离纯化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建昆等证实在中国存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后来,崔洋等提纯了C毒素(HMC-toxin)。通过硅胶柱层析(silica-gel)对C毒素的粗提液进行纯化,并对所纯化的C毒素进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所得到的C毒素使C细胞质玉米叶片失绿并且严重萎蔫。  相似文献   
167.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及细胞病理特征,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ELISA)和双抗体夹心EUSA(DAS-ELISA),部分样品经番茄斑萎病毒(TSWW)核壳体蛋白基因(N-gene)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以及部分样品的生物学回接测定的方法,对采自云南不同地区20种寄主植物上204份疑似Tospovirus侵染的病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共有20种寄主作物139份样品中含有Tospovirus分离物,从检出样品的分布看,云南全省均有分布,但在海拔2400m以上的地区其症状表现不明显.Tospovirus云南分离物在血清型、细胞病理特征以及寄主范围方面与国内外报道的同属病毒有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即云南存在有Tospovirus新的株系或种类.  相似文献   
168.
通过4年的田间与室内试验,证实玉米C群中的CI亚群(cms-C)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专化感病,而CⅡ亚群(cms-RB)和CⅢ亚群(cms-ES)则不严重感病。这表明CⅡ和 CⅢ两个亚群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9.
兰花圆斑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作者1989~1990年对兰花圆斑病的研究结果。该病菌初步鉴定为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Ito.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病菌主要侵染叶片,病斑呈圆形、半圆形,边缘黑褐色,中间淡褐色。发病严重时造成全叶枯死。病害发生期4~11月。病菌在黄豆粉蔗搪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为25℃,适宜pH值为4~8,最适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6℃左右,最高为32℃,适宜温度为20~25℃,糖分可促进孢子萌发。接种试验表明,不论有伤或无伤接种,均能致病。室内抑菌测定结果:75%百菌清WP,50%代森锰锌WP,50%稻瘟酞WP,50%克菌丹WP各1000倍,均可100%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也可100%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70.
三种鳜对柱状嗜纤维菌脂多糖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从柱状嗜纤维菌提取菌体脂多糖作为免疫原,分别注射接种翘嘴鳜,斑鳜和大眼鳜后,检测了供试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测定了受免鳜血液中各种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LPS后,3种受免鳜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均在第3周达到峰值,血液中蚕噬细胞的吞活性和T,B淋巴细胞样细胞的比率均在第2周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