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2篇
  29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52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在温室和田间用8种接种方法对水稻的气孔、水孔及伤口接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进行了3年的病菌侵入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白叶枯病菌通过气孔和各种伤口侵染植株。而水稻细条病菌通过气孔和微伤口引起发病,伤口和气孔同时被侵入,发病普遍而严重。通过对202个水稻品种的显微形态观测表明,气孔密度和开张度与品种发生细条病的轻重有一定关系,它们可作为品种形态抗性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22.
丁林贤  应海然 《植物检疫》1994,8(4):235-23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治理初报丁林贤,应海然,陈军昂,吴惠玲,周柏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oryzicolaFangetal)(以下简称细菌条病)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我市60年代中期曾小面积发生,经扑灭,以后一度销声匿迹。1989年晚...  相似文献   
23.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 ,与福建省交界 ,地处东南沿海 ,物产丰富 ,温湿度适宜 ,属亚热带气候 ,是植物检疫对象多发区。 6 0年代发生甘薯瘟、甘薯小象甲 ,80年代发生柑橘黄龙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90年代又发生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等。检疫性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威胁着苍南县的农业生产 ,为此植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防治、扑灭工作。下面就几个主要的检疫对象发生、控制情况总结如下。1 检疫性病虫害发生情况我国水稻上发生的两种检疫性病虫在苍南县均有发生 ,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始发于 1 987年 ,1 989年小面积发生 ,1 990年开始呈…  相似文献   
24.
仙居县地处括苍山麓 ,是典型的山区县。水稻细条病发生始见于 1 987年 ,现已上升为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杂交中晚稻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 %以上。一般田块损失 5%~ 2 0 % ,重病田块损失3 0 %~ 40 % ,且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进一步开发和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们对该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因子分析1 .1 病源(1 )初侵染来源 :带病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中带病种子既是初侵染源 ,又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细条病始见于 1…  相似文献   
25.
张春良  严叔平  吴敏荣 《江西植保》2001,24(1):23-23,2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Xanthomonas oryzaepv.voryzicola( Fang etal) Swings etal.属全国植物检疫对象 ,在三明市自 80年代中期传入至今已在大部分县市发生危害 ,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病害 ,对生产危害性大 ,如 1 996、1 997年在部分较重受害区造成稻谷损失 1 0 %以上。目前防治该病药剂较为单一 ,且防治效果一般 ,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更是缺乏。克菌康 ,又名中生菌素 ,是中国农科院生防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 ,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此 ,我们在梅列区陈大镇进行了 3 %克菌康 (福建厦门凯立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26.
水稻品种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互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叶片接种3d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开始在叶片上大量增殖;接种10d后,病菌数量开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感病品种上的菌量比抗病品种上的菌量在10倍左右,病斑在接种后第3d开始出现,接种10d以后,病斑在感病品种上能继续快速发展,而在抗病品种上开始受到抑制,通过对抗病和感病品种叶片上的气孔观测发现,感病品种的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度一般都较抗病品种大,相关分析表明,气孔长度理发师品种抗性相关。接种后对PAL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AL酶的活性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7.
周志军 《植物保护》1992,18(4):9-11
根据衡东县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历史资料,在测定发病面积与生态条件相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条件频率法进行判别,预测与实际吻合。经历史回代检验,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浙江省水稻细条病的发生原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针对水稻细条病大面积发生,难以全面采取检疫行政和措施强制扑灭的现状,提出了“积极保护无病区”,压缩控制重病区,扑灭零星轻病区”的细条病综合防治指导思想和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延缓水稻细条病向外传播蔓延的速度,最大限度的低疸损失。  相似文献   
29.
许志刚  钱菊梅 《植物检疫》1995,9(4):239-24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适生性与控制研究进展许志刚钱菊梅(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14)(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国内调运植物应检疫的危险性病害之一,也是亚洲和大洋洲一些国家的检疫对象。自从方中达等于1957年将它与稻白叶...  相似文献   
30.
人工接种及病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感病品种情况下,气温决定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否和潜育期的和短衣病斑长度;病害发生的最低温为12℃,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以上,而湿度决定此病发病率及严重度。结合主成分分析,该病在田间的流行取决于温度/湿度及降雨量。台风暴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