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2篇
  29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52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海州湾紫菜养殖作为连云港重要的农业产业,其养殖规模的动态监测和产 业发展内在驱动力分析对紫菜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整片海域的生态环境评估意义重大。 【方法】文章以2004—2019 年海州湾冬春两季Landsat 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 Google Earth Engine 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紫菜养殖区的时空动态变化状况和近岸人工开发信 息,结合紫菜产业近期的统计资料和促进保障政策,进行了紫菜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以 及驱动因子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海州湾紫菜养殖区总体呈近岸向外海 拓展变化趋势,由沿海岸线带状分布变成片状分布在整个海州湾;(2)时间上,2004 年紫 菜养殖面积最少为1 551 hm2,约占江苏省紫菜养殖面积1/13,2015—2019 年养殖规模迅速 增长至22 700 hm2,约占江苏省紫菜养殖面积的1/2;(3)针对15 年的紫菜养殖面积、价格、 政策、海岸工程建设(龙桥)等数据实施量化并进行整体相关性分析。【结论】文章证实了 价格与紫菜养殖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79,P<0.01),龙桥等基础设施建 设与养殖面积也存在极强相关性(R=0.84,P<0.01),政策与养殖面积显著性不强(R=0.34, P>0.05),揭示了海州湾紫菜养殖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由沿海向外海扩展的分布规律主要受紫 菜受市场价格机制和海岸工程建设(龙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海南省大部分晚稻处于返青分蘖期,东北部稻区早播晚稻处于分蘖期至孕穗期,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得到一定控制,重发区(琼海、定安)发生程度有所减轻。稻叶瘟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部分地区开始发生。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趋势1.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13.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4,(24):34-35
江苏省小麦病毒病主要为虫传或病原真菌传播的病毒病害,如由灰飞虱传播的小麦条纹叶枯病,由禾谷多粘菌传播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由蚜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均为局部偶发性病害。一、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又称小麦黄花叶病,为土传病毒病,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传播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引起,危害小麦。江苏省主要在沿江、里下河、沿淮等地区发生。一般病田减产10%~50%,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14.
1.原料处理。紫菜夹带杂质多,加工前必须置于水桶中,用海水反复洗涤。移至竹箩中沥水后,取出均匀切碎,使其大小为1~1.5厘米见方。2.菜饼造形。取数张由棉线密编的苇帘重叠平铺于制饼栅板上,并放上木质模框;  相似文献   
15.
江苏仪征市早春番茄—甜瓜—紫菜薹高效栽培模式,合理安排茬口,选择良种、适时育苗、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正确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和清理残枝,667 m2可产番茄5 000 kg,甜瓜4 000 kg,紫菜薹1 200 kg,667 m2全年总产值达49 600元,效益20 000元。  相似文献   
16.
翁学勇 《福建农业》2010,(10):30-30
<正>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暖温带种类,也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主要经济红藻。坛紫菜的叶状体和丝状体是其生活史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在紫菜栽培生产中,苗种供应是生产  相似文献   
17.
坛紫菜耐高温品系的选育与海区中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再生技术,选育出可在30℃下生长的坛紫菜耐高温品(Q-1),实验结果表明:(1)在高温(28℃和30℃)下培养15d,Q-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76.8%和60.1%,分裂率分别为100%和83%;而对照组野生型(WT)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15.9%和6.7%,分裂率分别为90.4%和63.8%。Q-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和分裂率均远高于WT品系。(2)在常温(24℃)下培养35d的Q-1和WT品系壳孢子苗,在24℃、28℃和30℃组中再分别培养25d,Q-1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增加了19.4、10.8和2.8倍,而WT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只增加了7.3、1.7和0.9倍;Q-1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为WT品系的2.5、5.8和1.9倍。另外,在28℃和30℃中培养15d的WT品系幼苗发生了大面积腐烂;而Q-1品系幼苗没有出现任何烂苗迹象,表现出较好的生长。Q-1品系在海区中试中也表现出很好的耐高温特性。2008年秋季,坛紫菜采苗后遇到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当地传统养殖的坛紫菜野生种发生了大规模腐烂与脱苗,产量大幅度减少;而Q-1品系的苗仍然维持良好的生长势头,没有出现烂苗,取得了高产。由此证实,Q-1品系是既能较快生长又耐高温的品系,有很大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不同地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的比较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河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发生的小麦土传病毒经SDS-琼脂双散扩及间接ELISA法测定,在血清学上是强相关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外壳蛋白分子量均为36.6kd.以上比较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初步澄清了我国豫、川、陕、江浙等地发生的小麦土传病毒为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20.
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7-1990年对2017份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抗细菌性条斑病鉴定,经重鉴筛选出抗细菌性条斑病的普通野生稻资源30份。其中抗细菌性条斑病兼抗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有2份,抗细菌性条斑病兼抗白叶枯病的有8份,并明确抗病资源在广东、海南的分布情况。这批抗源可供育种部门作抗病育种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