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01篇 |
免费 | 194篇 |
国内免费 | 3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5篇 |
农学 | 360篇 |
基础科学 | 92篇 |
336篇 | |
综合类 | 2485篇 |
农作物 | 203篇 |
水产渔业 | 62篇 |
畜牧兽医 | 1094篇 |
园艺 | 403篇 |
植物保护 | 1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84篇 |
2022年 | 219篇 |
2021年 | 223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89篇 |
2016年 | 247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277篇 |
2012年 | 355篇 |
2011年 | 331篇 |
2010年 | 349篇 |
2009年 | 311篇 |
2008年 | 301篇 |
2007年 | 219篇 |
2006年 | 195篇 |
2005年 | 177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特性及对氮磷钾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诊断N、P、K的敏感期,为轮台白杏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 - 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收后期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且光谱反射率呈现膨大期>成熟期>收后期>着色期.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指数(ND705)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果实着色期是轮台白杏N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果实膨大期是P、K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72.
The 7-ethoxycoumarin O-deethylase (ECOD) activities of cytochrome P450s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six cytochrome P450 genes induced by the volatiles from both damaged and undamaged maize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ner). The ECOD activity changed with time of exposure to maize volatiles. At 36 h after cotton bollworm larvae exposure to maize volatiles, the ECOD activities in cotton bollworm damaged and artificially damaged groups were 2.36 and 4.53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P4S1, CYP6B2 and CYP6B7 in the cotton bollwor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rtificially damaged plant group, which was 2.93, 5.09 and 10.6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P6B2, CYP6B6, CYP9A12, and CYP9A14 were much lower in the larvae exposure to volatiles from both healthy and pest damaged maize seedling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2 h after larvae exposure to maize volatiles. For the cotton bollworm damaged maize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YP4S1 and CYP9A14 increased. 相似文献
73.
《山西农业科学》2017,(8)
以不同品种黑豆种皮为材料,采用pH示差法测定武乡小黑豆发芽过程中和不同黑豆材料种皮中花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武乡小黑豆在发芽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温度下发芽的武乡小黑豆种皮中花色苷含量大小顺序为20℃18℃30℃25℃;不同黑豆材料种皮中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SNWS47种皮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为12.31 mg/g,而平南种皮中花色苷含量较低,仅有2.70 mg/g;通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不同黑豆品种中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青黑豆种皮中花色苷抗氧化活性最高,IC_(50)为0.011 mg/L;武乡小黑豆IC_(50)最大,为4.391 mg/L,说明其抗氧化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74.
75.
应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瑟氏泰勒虫吉林株P33表面蛋白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测序;构建P33重组pGEX-4T-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免疫印记分析.结果显示,获得P33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长868 bp,编码292个氨基酸,与中国株同源性为99.1%;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9 000,能被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人工种植苦玄参中苦玄参苷积累的影响,为苦玄参人工种植化学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和生长素(IAA)对苦玄参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和浸根处理,测定其苦玄参苷IA、IB及苦玄参总苷积累量。【结果】MeJA叶面喷施和浸根处理均以20 mg/L对苦玄参苷IA的调控效果最佳,此时苦玄参苷IA积累量最高,分别达0.63%和0.62%,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P<0.05,下同)。2 mg/L MeJA叶面喷施对苦玄参苷IB的促进作用最强,随MeJA浓度增加其促进作用减弱;浸根处理时,随MeJA浓度增加其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至20 mg/L时苦玄参苷IB积累量达峰值0.34%。两种处理方式下,苦玄参总苷积累量均在MeJA浓度为20 mg/L时最高,叶面喷施整体优于浸根处理。 IAA叶面喷施时,随其浓度增加,苦玄参苷IA积累量先降低后升高,浓度为100 mg/L时苦玄参苷IA积累量最高,达0.68%,显著高于CK和其他浓度处理;浸根处理时,苦玄参苷IA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与叶面喷施相反,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随IAA浓度增加苦玄参苷IA积累量逐渐降低。两种处理方式均以IAA 50 mg/L对苦玄参苷IB的促进作用最强。 IAA对苦玄参总苷积累量的影响与其对苦玄参苷IA的影响趋势相似,叶面喷施时100 mg/L的促进作用最强,浸根处理则以50 mg/L时苦玄参总苷积累量最高。两种处理方式相比,IAA浸根处理优于叶面喷施。【结论】MeJA和IAA均可通过叶面喷施和浸根处理促进苦玄参苷的积累,其中,MeJA宜选择20 mg/L进行叶面喷施, IAA宜选择50 mg/L进行浸根处理。 相似文献
77.
为了优化提取万州种植佛手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进行研究。在超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超声提取温度、液固比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条件下影响万州种植佛手中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的几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前述4个条件对万州种植佛手中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影响,采用RP-HPLC法测定万州种植佛手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26 min、乙醇体积分数82%、超声提取温度62℃、佛手与乙醇的质量比1:22 (g/mL),万州种植佛手中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分别为0.072%±0.315%和0.082%±0.753%,与预测值相符。本研究对万州种植佛手超声辅助提取的工艺可靠性高,有效成分提取率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利文斯顿雏菊的花色素成分及其稳定性,为草花花色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利文斯顿雏菊8个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特征颜色反应、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确定其花色素成分,并分析温度和光照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含黄酮和花色素苷,可能含异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不含橙酮和查耳酮;白色品系只含黄酮和黄酮醇;粉红内白、橙色和黄色3个品系除含黄酮和黄酮醇外,可能还含异黄酮;玫红内白、玫红内黄和和西瓜红色3个品系含花色素苷、黄酮、黄酮醇等,且存在酰基基团,另外,玫红内黄品系还含二氢黄酮醇;粉红内黄品系含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醇;8个品系花色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含醇羟基和酮羟基,不含酚羟基。温度对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60~80℃时,吸光度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光照对玫红内白、玫红内黄和西瓜红色3个品系的影响较大。【结论】利文斯顿雏菊不同品系花色素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且不同品系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