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6篇
  28篇
综合类   51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0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正>杏鲍菇又称雪茸,其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具有杏仁香味,保质期长,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我县采用野外搭棚式栽培杏鲍菇,扩大生产规模,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2.
杏鲍菇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口感风味极佳,堪称菇中之极品。杏鲍菇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并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杏鲍菇保鲜期长,耐长途运输,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生物学特征1.1温度。杏鲍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6℃;原基形成最适温度为10℃~15℃;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为15℃~18℃,  相似文献   
73.
74.
王呈  温夏萍  曹淑芳 《食用菌》2005,27(3):40-41
春秋季节利用林地脱袋菇畦覆土栽培杏鲍菇,表明该法栽培杏鲍菇不需菇房、床架,投资少,不占耕地,管理方便,菇质好,生物效率为51%~71.8%,出菇残渣是林木的好肥料,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经过不同杏鲍菇菌株的对比试验,确定适宜于磐安栽培的为编号为"9905"的菌株;其较佳培养料配方为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5%、石膏粉2%、石灰1%、pH值6.5~7、含水量60%~65%;宜采用12×50(厘米)袋栽和层架立体栽培方式;接种时间海拔500米及以上地区为9月5日至9月25日,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为9月20日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76.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种不同的出菇方式下杏鲍菇产量和子实体的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出菇时间、子实体形态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半脱袋地埋覆土出菇方式出菇较早,子实体大小适中,色泽明亮,外形美观;覆土出菇比不覆土产量明显提高;脱袋后用泥土砌成菌墙出菇方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7.
优质食用菌—杏鲍菇及其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8.
杏鲍菇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瑞璧 《食用菌》2006,28(5):53-54
杏鲍菇又称雪茸,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又一食用菌新品种,它口感脆嫩,味道鲜美。产品可保鲜出口,可盐渍制罐,又可脱水烘干,市场潜力极大,且栽培周期短,我市建瓯、建阳等地5年来进行大规模栽培,每万袋投资约5000元,产值可达万元以上,但是各栽培者因栽培环境、品种选择、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各环节的影响,使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差异,现将几年来试验研究与指导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9.
高寒山区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能 《食用菌》2003,25(2):37-37
根据我所多年的研究开发,掌握了一套在海拔2,600~3,500m的川西北高原,利用高原上冷凉的气候特点,种植杏鲍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成都地区形成反季节栽培,鲜菇销往成都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 以中低温品种为佳,我区使用的主要是我所自  相似文献   
80.
薛勇 《北京农业》2004,(4):18-18
杏鲍菇是我国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食用菌种类之一,由于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相对较高,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非常受欢迎,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杏鲍菇栽培技术尚未普及,在生产中遇见的一些问题,常常会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给予注意.下面仅就生产中遇见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