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2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880篇
林业   729篇
农学   5746篇
基础科学   538篇
  550篇
综合类   19327篇
农作物   7206篇
水产渔业   1089篇
畜牧兽医   6688篇
园艺   2951篇
植物保护   180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642篇
  2020年   536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661篇
  2016年   829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593篇
  2013年   1609篇
  2012年   2433篇
  2011年   2676篇
  2010年   3026篇
  2009年   3280篇
  2008年   2934篇
  2007年   2805篇
  2006年   2472篇
  2005年   2198篇
  2004年   1704篇
  2003年   1554篇
  2002年   1331篇
  2001年   1229篇
  2000年   1145篇
  1999年   916篇
  1998年   839篇
  1997年   908篇
  1996年   818篇
  1995年   729篇
  1994年   616篇
  1993年   399篇
  1992年   416篇
  1991年   438篇
  1990年   379篇
  1989年   395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8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交配障碍,进行了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研究。发芽胚珠的取样时期集中于授粉后35~75d,其中多数以二倍体作母本的组合在授粉后55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以四倍体作母本的组合授粉后70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基本培养模式为:发育培养基-(剥胚)萌发培养基-生长培养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时,所有组合均获得了培养苗,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的胚珠发芽率高于2号培养基。反交对培养基的要求有相反趋势,其中2个组合未得到培养苗。授粉后60d,直接剥出杂种胚进行培养,得到了最高发芽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比用四倍体品种作母本容易获得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2.
本文回顾了中国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历史.介绍了辣椒杂交种子的周年均衡生产情况和规模生产技术方面的各种创新。由于这些技术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杂交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3.
94.
310亩杂交稻制种平均单产亩超400kg是怎样实现的Howitobtainedayieldofover6.0t/haunder20.7haofhybridriceseedproduction曹孟飞,李志文杨文星,周宗岳(湖南省资兴市种子公司42340...  相似文献   
95.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Ⅲ.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6.
97.
98.
对广东省的杉木无性系选育程序与策略提出了建议,即把近阶段的优良种源、优良家系混系繁殖利用迅速提高到优良杂交个体的无性系利用方面来;全省需要制订1个综合育种体系,包括有性选育系统与无性选育系统,在应用时做到有性与无性交互使用,多层次多途径地利用各方面的遗传效益,以充分发挥遗传改良效果。对今后育种群体建设,提议采用单群体多功能实生种子园方案。并对早期测定,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和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小稻杂交技术—温汤促进父本开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水稻要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的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新不育系;二是靠新恢复系。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综述新恢复系选育的途径,方法及成功经验,并提出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