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用改进的Fries培养基在最佳条件下培养出的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corda)M.B.Ellis]滤液,采用硫酸铵沉淀制备蛋白类、非蛋白类粗毒素。经致病性检测,前者生物活性低于后者小分子毒素成分。基本性质研究显示非蛋白粗毒素有一定专化性,但专化性不强,介于专化性与非专化性毒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热和紫外线稳定性、对pH敏感,易受碱性物质影响;9种不同极性物质对毒素的生物活性有不同影响,该毒素可能为极性较大的物质。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健康杂交竹根际土为对象,在稀释平板法获得25株芽孢杆菌基础上,采用牛津杯法、打孔法测定两株目标生防菌发酵滤波对白纹羽病菌的抑制活性,筛选出最优B2菌株,盆栽试验证明该菌株有较高生防潜能,形态学与生理生化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田间试验表明该菌剂100倍~200倍(体积比)稀释度沿根系幅面灌根,每株100 mL,每年春季施用一次,可预防白纹羽病发生;50倍~100倍(体积比)稀释度沿根系幅面灌根及附近土壤淋灌,每株200 mL,春、夏各一次,连续3a,可有效治疗白纹羽病,总体效果优于甲基托布津.  相似文献   
23.
杂交竹——撑绿3号的繁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杂交竹——撑绿3号简介杂交竹——撑绿3号是广西省林科院由撑蒿竹与大绿竹杂交培育的杂交竹品系中最优、繁育最多的品种,是较好的笋、材两用竹种.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发笋多,笋期长.笋期5—11月,长达170天;3年生新竹丛年均新生竹15.1株.(2)生长快,产量高.造林3年后可郁闭成林,每公顷蓄积量达55.5t.(3)分枝高,竹杆长.平均枝下高5—7m,竹杆长而通直,尖削度小.  相似文献   
24.
采用液体震荡培养结合硫酸铵分级沉淀法获取蛋白类粗毒素研究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 (corda) M.B.Ellis)产毒条件.经浸渍法生物活性检测并以杂交竹病情指数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Fries培养液为最优产毒基质,病情指数达70.67%.不同培养时间、温度对该菌产毒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对杂交竹的危害特点、传播扩散情况、分布与发病规律等方面,对杂交竹枯萎病的发生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分析了该病在我国西南地区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和风险性,提出了对杂交竹枯萎病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我国西南适生区引起杂交竹枯萎病的风险较大,建议加强我国西南杂交竹林区的病情监测,防止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耐寒机制,分析了慈竹与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 ilis×De ndroc alamopsis grandis在夏季常温(22~30℃)和冬季低温(-2~4℃)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降低,慈竹和撑绿杂交竹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质量分数以及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上升(P<0.01).在相同低温下,慈竹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撑绿杂交竹;而丙二醛以及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撑绿杂交竹.慈竹在自然低温条件下通过生理机能的改变主动适应低温环境,提高其耐寒性.慈竹抗寒性强于撑绿杂交竹.  相似文献   
27.
以四川盆周山地退耕还林中杉木与黑麦草、三倍体毛白杨与黑麦草、杂交竹与牛鞭草三种不同林草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及其分配、营养元素循环进行研究为林草混交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①林木与草生物量各组分所占比例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树干>树枝、树叶.乔木层中,杉木现存量>毛白杨>杂交竹.各模式林木现存量分配规律均以树干材最大,杂交竹竿材>杉木>毛白杨;树皮现存量占乔木层的10%以上;毛白杨根系占23%,杉木占比例最小;树干与树冠之比,杂交竹最大.毛白杨树冠较大,树干与树冠之比较小;枝与叶现存量之比仍以杂交竹最大,杉木最小;光合系统与非光合系统比值杂交竹最大,充分说明这一模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洪雅县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选择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段营造苦竹(Pleioblastus)、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 mopsis)、楠竹(Phyuostachys pubesens)、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与优质牧草扁穗牛鞭草(H.compressa L.f.)的立体种植植被恢复模式,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契机栽竹种草大力发展奶牛、奶羊等养殖业和生产竹材,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本文就苦竹+牛鞭草退耕种植后的植被变化特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9.
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荔波县引种的撑×绿杂交竹即撑绿竹竹林,在造林当年其竹笋的出土萌发经历了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6月为其出笋初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12.8 %,7、8月为出笋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9.5 %,9月为出笋末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7 %.撑绿竹林经营至第3年,每丛竹平均有新竹1~9秆,其平均胸径为3.49 cm,平均竹高6.2 m,新竹胸径大于3 cm小于等于4 cm的株数占44.61 %,此时竹林的结构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0.
广西柳州市杂交竹枯死情况值得关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撑×绿杂交竹 3号是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以撑篙竹Bambusapervariabilis为母本 ,大绿竹 (Dendroca lamopsisdaii)为父本 ,通过人工控制授粉 ,经多年培育筛选出来的优良新竹种 ,具有出笋多、笋体大、产量高、食用性好 ,分枝高、造纸性能好 ,无性繁殖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近几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但是 ,最近发现个别地方有成片枯死现象 ,值得关注。调查和观测发现 ,枯死症状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开始时是少量须根坏死 ,以后坏死须根增多 ,并引致秆柄、秆基坏死 ,伴有霉臭味。成竹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