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林业   550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136篇
  638篇
综合类   3455篇
农作物   208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1352篇
园艺   232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沙丘部位对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聚乳酸纤维沙障的降解速度对于沙障防护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在毛乌素沙地的流动沙丘迎风坡设置聚乳酸沙障,采用测定力学性能、质量损失及观察表面形态等多种手段对毛乌素沙丘迎风坡底部、中部和沙丘顶部铺设5a的聚乳酸纤维沙障的降解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聚乳酸纤维沙障相比,从沙丘迎风坡底、迎风坡中到坡顶,沙障的降解速度逐渐增大。障格内纬向障体(垂直于主风向)的整体降解速度较经向障体(平行于主风向)的严重。单根沙障暴露面障体的降解速度均较贴地面的大,且二者的差异随坡位的上升越来越大。表明沙丘不同部位的风沙活动、光照、土壤水分含量等环境因素分布的差异对于聚乳酸纤维沙障降解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置沙障或后期维护时应当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992.
以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为原料,研究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探究复合饮料的稳定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获得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的最佳比例和复合饮料成品各配料比例、稳定性等的最佳配方。采用硝酸铝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品)、苯酚硫酸法、折光计法、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等进行其质量测定。获得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2%、夏枯草汁55%、野菊花汁43%、白砂糖12%、柠檬酸0.16%。该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为0.89 mg/mL,总多糖含量为95.45 mg/mL,可溶性固形物为8.6%,pH 3.30(25℃)。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进一步给氮素高效利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以往国内外小麦氮素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选育氮素高效利用小麦品种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阐明氮素代谢途径关键调控基因对最终氮素利用的贡献率有利于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或分子标记育种途径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中国大规模、多年多点筛选鉴定氮素高效利用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994.
山西不同居群白羊草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山西不同居群白羊草抽穗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在绵羊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以安装永久性瘘管的杜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肉用绵公羊15只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不同居群白羊草抽穗期的DM和CP的降解率及降解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居群对白羊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太谷居群具有最高的粗蛋白质(CP)含量和最低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其次是原平和沁源居群。不同居群白羊草的DM和CP的降解特性不同,其中,太谷和原平居群72 h的DM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襄汾居群(P<0.05),太谷居群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46.39%,其次是原平和沁源居群;太谷和原平居群72 h同样有最高的CP降解率,显著高于降解率最低的芮城居群(P<0.05)。太谷居群的CP有效降解率最高,其次是方山和阳高居群,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太谷居群DM和CP降解率最高,优于其他居群。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基拙,以WBA31xK4138构建的DH群体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P1、P2与DH群体3世代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模型对玉米吐丝期茎秆木质素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遗传均符合两对互补作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遗传(E-1-7),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4.84%和57.46%,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51%和32.49%。茎秆木质素含量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但多基因遗传贡献也比较大,同时环境因素对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有一定影响。建议在改良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时,既要兼顾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共同利用,也要注重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新型生物可降解PLA沙袋沙障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新型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纤维材料在防沙治沙中的使用寿命,通过对野外铺设5 a的PLA沙袋沙障材料采样测试,结合室内控制温度、湿度单因子试验分析了PLA沙袋沙障的降解特性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条件能够促使PLA沙障材料在短时间内降解。在沙区迎风坡中部的PLA纤维机械性能损失最大;沙障暴露面PLA纤维的机械性能损失率比贴地面大,相差可达12.29%,沙障障体迎风面机械性能损失率最大。夏季雨后高温及频繁剧烈地风沙活动是影响PLA沙障材料降解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7.
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及其潜在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而且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潜在特性。为进一步了解灵芝木质素降解酶作用机制及其表达调控,促进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分别对木质素降解酶组成和生物降解机制、灵芝木质素降解酶表达调控以及灵芝木质素降解酶潜在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并针对灵芝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本试验旨在利用尼龙袋法和改良体外三步法评定脂肪粉包被赖氨酸(Lys)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消化率。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体重为(28.0±2.97)kg的5月龄哈萨克公羊,代谢笼内单笼饲养,每天饲喂棉籽壳200 g、精料500 g、小麦秸400~500 g,余料不超过10%。结果表明,该脂肪粉包被赖氨酸的干物质(DM)及粗蛋白质(CP)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均为20%,瘤胃保护率达到80%。经胃蛋白酶和胰酶培养24 h后,DM及CP的消化率分别达到63.6%和98.8%。综上所述,该脂肪粉包被赖氨酸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反刍动物氨基酸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验证异噁草松高效降解菌W2的降解效果,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异噁草松含量,考察了在室内条件下不同培养温度、土壤湿度、原酶液添加量和异噁草松初始添加浓度对酶液降解异噁草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 ℃、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原酶液添加量为2 mL/kg且酶活力为1.066 μg/mL·min的条件下,30 d降解酶对异噁草松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1.7%,与添加菌悬液处理和药剂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1.0%和58.5%,降解半衰期(12.3 d)比菌悬液和药剂对照分别缩短了16.9 d和68.3 d,而异噁草松初始添加浓度对降解酶的降解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嘧菌酯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00 W氙灯为光源,研究了嘧菌酯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 mg/L时,嘧菌酯在纯水中光解的半衰期为5.8 h,在2~20 mg/L范围内,其光解速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嘧菌酯在不同介质中的光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乙腈水甲醇正己烷丙酮,其半衰期分别为4.8、5.8、11.5、12.1和23.5 h;硝酸盐对嘧菌酯在水中的光解具有光敏化作用,当NO-3质量浓度为1、2、10和20 mg/L时,其半衰期分别为5.5、5.1、4.5和3.9 h;在1~2 mg/L质量浓度下,NO-2对嘧菌酯在水中的光解具有光敏化作用,而在10~20 mg/L时则表现为光淬灭作用;Fe3+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嘧菌酯在水中的光解具有光敏化作用,而腐殖酸和Fe2+则对其表现为光淬灭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嘧菌酯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