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1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136篇
  638篇
综合类   3448篇
农作物   208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1351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归纳分析了二氯喹啉酸的除草机理,降解二氯喹啉酸微生物的种类、降解机理及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进一步指出了微生物降解二氯喹啉酸研究与微生物降解残留农药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52.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普通地膜、黑色地膜、新型环保有机降解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探讨既高产,又有利于无环境污染的科学栽培马铃薯方法。结果表明,以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最好,有机地膜还需继续试验,并应完善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3.
噁唑酰草胺是一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近年来在我国使用面积快速上升。本文建立了土壤中噁唑酰草胺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中噁唑酰草胺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土壤中噁唑酰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最低定量限(LOQ)为4.00×10~(-3)μg/kg,最低检测限LOD为1.20×10~(-3)μg/kg。土壤温度为5、15、25和35℃时,土壤中10 mg/kg的噁唑酰草胺半衰期分别为16.8、9.9、3.5和0.9 d;土壤湿度为40%和80%时,土壤中噁唑酰草胺的半衰期分别为3.6和4.3 d。与土壤湿度相比,土壤温度对土壤中噁唑酰草胺降解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随着肉牛粗饲料高效利用方式不断深入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成为肉牛养殖业的重点。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但由于玉米秸秆的粗纤维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目前,玉米秸秆利用处理方式主要是干制、青贮、益生菌发酵等,不同加工方式导致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玉米秸秆利用的相关研究中多采用青贮、益生菌发酵等加工方式降低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从而使肉牛能够利用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文章综述了常规玉米秸秆、全株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膨化和菌酶协同发酵玉米秸秆的饲喂效果,展望了玉米秸秆饲料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肉牛养殖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对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棉菜粕及秸秆的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试验研究所采取的材料、方法,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棉粕中游离棉酚等有毒物质的降解,从而大大增加其可利用能量,从而有效促进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与利用,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饲料回报率。  相似文献   
56.
对已分离到的多菌灵降解菌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后,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多菌灵降解菌降解条件。用4因素6水平混合均匀设计表,综合考察培养时间、接种量、p H、温度对多菌灵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出最终降解条件为:培养时间6 d、接种量10%、p H 4.0、温度为45℃时,最优目标函数Y(降解率)为68.65%。进一步进行盆栽试验,检测该菌在实际应用中的降解效率为59.54%。  相似文献   
57.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以木质素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为内层包膜、以酶解木质素作为外层包膜、以颗粒尿素为肥芯制备了木质素基双层包膜氮肥,并对制备的包膜肥进行了包膜性能和缓释性能的测定。研究表明:聚乙二醇的加入能使木质素基复合薄膜材料变得柔软,拉伸应变显著提高;木质素基双层包膜氮肥包膜的厚度在0.236~0.275 mm之间,木质素基双层包膜相互渗透,形成了致密的包膜层;与化肥相比,包膜氮肥的氮素的释放时间从24 h延长至168 h,缓释性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全溶体系的毛竹竹材木质素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为原料,经球磨分别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的溶解、再生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酶解残渣进行溶剂抽提、纯化,分离出竹材中的再生酶解木质素(RCEL)。  方法  木质素化学成分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通过红外、碱性硝基苯氧化、核磁共振波普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区变化。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结果  经由化学成分结果得知:RCEL的得率和纯度都较高。经红外、元素分析、硝基苯氧化、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表征表明:分离得到的竹材RCEL为GSH型木质素,缩合程度略高于纤维素酶解木质素(CEL),其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含量较高,达50%,分离过程中结构单元比例没有变化。从分子量及其分布来看,竹材RCEL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较高,分离过程中木质素降解较少。经X射线衍射分析,经LiCl/DMSO体系溶胀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下降。RCEL木质素热失重温度为200~600℃,600℃后失重趋于稳定,木质素缩合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热解特性。  结论  基于LiCl/DMSO溶剂体系的分离方法,对木质素大分子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碳水化合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可以改变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构,降低结晶度,从而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提高酶解效率,有利于高效分离CEL。与传统分离方法得到的球磨木质素(MWL)、CEL相比,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后得到的竹材RCEL,能较好地代表竹材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60.
针对鸡粪中泰乐菌素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向鸡粪中添加1%(A1)和5%(A5)的腐植酸避光培养30 d,分析鸡粪中泰乐菌素、pH值和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探究腐植酸对泰乐菌素降解以及对鸡粪pH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对鸡粪pH无显著影响;添加1%腐植酸对鸡粪电导率下降和泰乐菌素降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