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97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1587篇
林业   2311篇
农学   5907篇
基础科学   4920篇
  3322篇
综合类   39164篇
农作物   3403篇
水产渔业   521篇
畜牧兽医   4354篇
园艺   9442篇
植物保护   1075篇
  2024年   436篇
  2023年   1578篇
  2022年   1909篇
  2021年   2718篇
  2020年   1691篇
  2019年   2077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1693篇
  2016年   1845篇
  2015年   2447篇
  2014年   5097篇
  2013年   4195篇
  2012年   5346篇
  2011年   5544篇
  2010年   4992篇
  2009年   5162篇
  2008年   5071篇
  2007年   4323篇
  2006年   4456篇
  2005年   3647篇
  2004年   1985篇
  2003年   1568篇
  2002年   1255篇
  2001年   1241篇
  2000年   766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378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18篇
  1957年   27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蜜蜂杂志》2018,(4):1-1
宋心仿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大力促进和扶持紫云英种植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紫云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和绿肥作物,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推广种植紫云英作物,对于促进蜜蜂授粉,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养蜂业和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农业部启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引导南方地区和北方部分地区种植绿肥作物,扩大紫云英的种植面积。2008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将紫云英等绿肥作物的种植作为重点支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2.
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的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在我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于1988年,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93.
旱地宽厢宽带分带种植是目前发展较快的旱地复合种植新模式,特别是玉米宽厢宽带间套其它作物在贵州许多地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效作用日趋明显。但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旱地宽厢宽带在提高作物之间、时空之间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最大边际效应,有许多技术环节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熟化。为此,进行了玉米宽厢宽带间套花生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4.
“两优148”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结合柘皋镇的实际,该文对两优148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产配套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巢湖市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96.
为测定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黑土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阐明黑土有机碳稳定性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在吉林省梨树县不同施氮水平长期定位试验田进行取样,以施氮水平不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T1(0)、T2(160 kg·hm-2)、T3(240 kg·hm-2)、T4(280 kg·hm-2)、T5(320 kg·hm-2),分析长期不同施氮量下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结构特征、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变化,探究酸化黑土有机碳含量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水平的升高,土壤碱解氮(AN)和全氮(TN)含量先增后减,T3处理含量最高,AN和TN分别比T1处理高24.90%、10.28%;土壤速效磷(AP)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随氮肥用量的提高,土壤团聚体呈现大粒径团聚体向小粒径团聚体转变的趋势,>2 mm粒径团聚体下降14.55%。土壤有机碳总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氮量为280 kg·hm-2有机碳含量最高;>2...  相似文献   
97.
为明确添加剂对堆肥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的减排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筛选出吸附类添加剂(活性炭和沸石)与有机酸类添加剂(柠檬酸和草酸)开展实验研究。在鸡粪-玉米秸秆堆肥实验中,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添加活性炭、添加沸石、添加柠檬酸和添加草酸处理。研究对象包括115种VOCs、三甲胺和6种含硫有机挥发气体(二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甲硫醇、乙硫醇、乙硫醚)。结果表明:在28 d的好氧发酵中,所有处理均达到50 ℃并维持7 d,满足无害化标准。检出110种VOCs、三甲胺和3种含硫有机挥发气体(二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VOCs的排放集中在前9 d,在第3天时VOCs达到峰值。5个处理在堆肥第3天检测到的VOCs浓度范围为169.22~548.26 mg·m-3。4种添加剂对各类VOCs均有减排效果。在第3天,活性炭、沸石、柠檬酸和草酸对烷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79%、26%、77%和46%,对卤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96%、38%、93%和97%,对芳香烃类的减排效率分别为28%、11%、24%和53%。从堆肥第6天开始只有沸石对各类VOCs有减排效果,最高减排效率为30%。针对含硫有机挥发气体减排,减排效果依次是草酸>柠檬酸>沸石>活性炭。4种添加剂对含硫有机挥发气体均有减排效果,但是对三甲胺没有减排效果。综合堆肥前9 d VOCs的减排情况,4种添加剂中沸石对各类VOCs减排效果最好。堆肥过程中添加沸石有利于VOCs和其他气体的协同减排,并且对土壤和农作物不存在风险,所以沸石在堆肥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为揭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不同水分管理时期对稻田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作用效应,利用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比较分析单季稻不施肥、单季稻单施化肥、烟稻轮作 3种种植模式和淹水期、排干期 2种水分管理条件下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稻轮作模式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分别比单季稻模式提高了 32.88%~34.79%和 38.22%~44.39%。淹水期稻田土壤可溶性总氮以可溶性有机氮为主,占 56.06%~62.54%;排干期以硝态氮为主,占 62.34%~74.05%。烟稻轮作模式可显著提高淹水和排干条件下稻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和铵态氮质量分数,但对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明显。相较单季稻处理,烟稻轮作模式提高了稻田细菌Sobs、Shannon和Ace指数。好氧或兼性厌氧的酸杆菌属、黄色杆菌属均是3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优势菌属。3种种植模式淹水条件下稻田脱硫弧菌属、互营杆菌属等硫酸盐还原菌类存在显著差异,排干条件下硝化螺旋菌属也存在显著差异。淹水条件下烟稻轮作模式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相关的甲烷氧化单加氧酶基因α-亚基(pomA)的绝对丰度比单季稻处理降低了18.45%~18.54%。可见,水稻种植的淹水期和排干期的土壤可溶性氮组成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烟稻轮作模式较单季稻模式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硫酸盐还原菌类细菌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关的甲基辅酶M还原酶基因丰度。  相似文献   
99.
甬优5526系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 55A×F4926 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2021年松溪县引进甬优5526作中晚稻种植,结果表现生育期适中、株高较高、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抗性较强、米质优、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总结了甬优5526在松溪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0.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