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21篇
  132篇
综合类   821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344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不同污染程度沉积物不同粒级有机磷形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Bowman—Cole法.对污染程度不同的四个湖泊沉积物.在利用干筛法获得各沉积物不同粒级的团聚体后,对其各形态有机磷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湖泊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有机磷均主要分布在细粒级中:总有机磷和各形态有机磷在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的含量均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沉积物中的有机磷主要以中等活性有机磷形态存在,随着湖泊污染程度的增加.活性有机磷有机磷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而高度稳定性有机磷的比重下降:沉积物活性较高的活性有机磷(LOP)、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和中等稳定性有机磷(MROP)与Fe、Al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相关性高于活性最低的高度稳定性有机磷(HROP).而HROP与Ca的相关性高于其它三种有机磷。  相似文献   
993.
为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根据沈阳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农药残留调查结果,讨论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5个减少蔬菜农药残留的有效措施,为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为阐明隔沟交替灌溉(AFI)对土壤磷质量分数及其形态的影响,以常规沟灌(CFI)为对照,研究了CFI、AFI二种灌溉方式下垄位、沟位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有机磷、无机磷各组分的变化情况。AFI垄位全磷质量分数显著小于CFI,其垄位、沟位速效磷质量分数都分别显著低于CFI的垄位和沟位,分别降低了14.7%、23.1%。AFI...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试验方法验证了FTIR/ATR技术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可行性,试验包括3个方面:检测单纯农药的红外光谱图;检测含农药的蔬菜;确定农药残留的最低检测限.试验结果表明:蔬菜中所含色素对农药的特征吸收基本没有干扰,表明FTIR/ATR技术可以对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同时测定敌百虫的最低的检测限为0.2×10-6(体积分数),辛硫磷的最低检测限为0.02×10-6.  相似文献   
996.
外源腐殖酸对棕壤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组方法,对施人外源腐殖酸条件下,不同时期棕壤有机磷的组成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入外源腐殖酸,在培养的各个时期,有机磷各组分所占比例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依然是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施入外源腐殖酸后,在培养的30d,活性有机磷均下降;在培养的60d和90d,施入高量腐殖酸的土壤,活性有机磷升高。施入外源腐殖酸,在培养的各个时期均可明显增加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含量,特别是在施入高量腐殖酸时增加的最多;同时还可降低中等稳定性有机磷的含量,在施入高量腐殖酸时降低的最多。  相似文献   
997.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三叶草利用不同有机磷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红三叶草为材料 ,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 ,施用不同有机磷源 :植酸钠 (Na -Phytate)、核糖核酸 (RNA)和卵磷脂 (Lecithin) ,研究接种菌根真菌Glmous versiforme对土壤及外加有机磷源的利用效率 ,另设无机磷及不施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接种菌根真菌能明显增加植株干物重、含磷量和吸磷总量。与各有机磷处理相比 ,无机磷处理前期的生长效应较好 ,施用有机磷各处理在不同生长时期均明显促进了植株生长 ,但不同有机磷源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植株吸磷量上 ,植株生长 7周以前 ,磷酸二氢钾处理高于其它处理 ,而植株生长 10周时 ,植酸钠处理高于磷酸二氢钾处理。接种菌根处理由于丛枝菌根活化了土壤有机磷 ,到植株生长 10周时其吸收有机磷的量已占吸磷总量的 76 .7%。  相似文献   
998.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实验,探讨了用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有机磷农药模拟废水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以测定不同时间PO4^3-的浓度来衡量有机磷的降解率,并以此来衡量有机农药及其中间产物降解的程度是合理的,光催化降解甲胺磷和水胺硫磷的结果,显示了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与其结构有关,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也可用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999.
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有机磷组分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对沈阳地区棕壤定位试验地各施肥处理土壤按Bowmen和Cole建议的分级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活性、中等活性、中等稳定性和高稳定性有机磷分别占有机磷总量的4.3%、54.5%、36.1%和4.9%。与磷素营养有关的活性和中等活性的有机磷约占60%左右。施肥各处理土壤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和比例均高于对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中等稳定性和高稳定性有机磷组分与前二者相反。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磷各组分的含量,而化肥则促进各组分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19892~004),利用三种浸提剂(水、NaHCO3、Mehlich.3)和ICP-AES测定法初步研究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磷的变化规律、有效性以及不同施肥措施对有机磷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磷的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磷的含量常年维持在本底的极低水平;施用有机肥明显增加可溶性有机磷的含量,有机肥与NPK配施次之,只施无机肥料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施磷而不施氮(PK处理)导致三种浸提剂提取的磷90%以上为无机态。水、NaHCO3及Mehlich.3浸提的有机磷占对应浸提总磷的比例分别为18.8%、14.5%和8.9%,这部分有机磷与作物地上部吸磷量、土壤有机质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较高的有效性,在磷素贫乏的土壤中表现更为明显,是土壤有效磷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