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70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78篇
  533篇
综合类   80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了当前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困惑与成因,提出了提升推广工作的措施,探讨了如何提高推广工作的有效性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弊端不言而喻。本文作者试图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解决方案,并提出教师及时更新课堂观念、选择课堂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的课堂考核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23.
普及学前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幼师专业乐理教学的有效性呢?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调整教学计划,创设音乐情境,指导自主学习,关注个性差异等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
学生评教的有效性主要从其操作过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目的性来考察.学生评教应兼具以教学活动诊断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和以教学效能核定为目的的总结性评价,但很难在一次评教中很好地同时实现以上两种功能,因此将目前的一次学生评教改成两次,同时合理规划两次学生评教的过程,以提高其有效性.期对教师从事ESP写作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
原军 《山东饲料》2013,(14):131+141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因此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国不断地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但是却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并且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尽人意,尤其是它的有效性正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综合社会、学校内部环境和家庭等因素,我们认为应该从各方面下手,逐步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下降的问题,提高学校教育实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为了改善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清选质量,对其筛面气流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ANSYS(Analysis System)软件中的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具体讨论了其实现过程,包括仿真模型的建立以及仿真分析结果的处理等.以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装置中气流场的流动仿真分析为例,得到了理想的气流场分布状态,说明了这种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7.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微量元素(Cu、Zn、Mn、Mo、Fe)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以甘肃省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和农地为研究对象,使用有效性评价、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量元素与土壤环境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表层土壤中呈一定的富集现象。退耕地Cu、Mn、Mo的有效性指数高于Zn、Fe,侧柏林地有效性综合指数高于云杉林地。偏相关分析显示,退耕还林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与土壤含水率;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环境因子可解释38.1%~73.8%有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全钾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壤全氮对微量元素的间接作用最大;决策分析表明,土壤全钾与土壤有机质是退耕还林区微量元素含量的决策变量,而土壤含水率是土壤微量元素的限制变量。  相似文献   
28.
针对我国进出口植物快速增长而植物检疫隔离设施总体水平落后、环境控制功能弱的现状,在多年设计、推广温室设施的基础上,根据国情进行了植物检疫隔离温室的研究与开发。该温室根据植物生理学特性及生长特性进行设计,确保了植物检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主要用于进出口植物的检疫,也可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植物的种植,对保障我国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及工厂化高效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通过测定西南地区主要类型土壤的基本农化性状、Q/I曲线、固钾率和酸提取钾来研究土壤钾素缓冲容量(PBCK),进而分析土壤钾素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PBCK与土壤CEC、固钾率和酸提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用PECK来衡量土壤钾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利用蚯蚓作为测试生物,以蚯蚓积累因子作为芘对蚯蚓生物有效性的指标,重点考察了老化(增加污染物和土壤之间的接触时间)对土壤中芘的蚯蚓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老化土壤中芘的蚯蚓积累因子为0.052~0.452,而土壤老化10 d和120 d后蚯蚓积累因子分别下降到0.036~0.367和0.029~0.126。这说明在老化过程中可能有越来越多的芘进入了蚯蚓不可接触的区域,从而不具备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还说明前10 d内老化过程对芘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最大,之后老化对芘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