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9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15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2篇 |
农学 | 180篇 |
基础科学 | 193篇 |
99篇 | |
综合类 | 960篇 |
农作物 | 151篇 |
水产渔业 | 93篇 |
畜牧兽医 | 419篇 |
园艺 | 216篇 |
植物保护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硝酸盐供应对拟南芥侧根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O3-对侧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素、蔗糖对侧根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侧根生长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NO3-对侧根生长的调节是一种复杂的方式,至少涉及2条不同的调节通路,而这2条调节通路都与生长素合成分解循环有关。局部的NO3-作为信号分子,对侧根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在0.10mmol/L以上时增幅明显。而全局的NO3-作为一种氮源,通过另一条调节通路,改变根系内部的N/C,抑制侧根的生长。此外,2种调节方式都涉及到生长素。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辣椒素对湘黄鸡肠道绒毛长度及微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20只湘黄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鸡。对照组喂基础日粮,A组基础日粮+10mg/kg辣椒素;B组基础日粮+50mg/kg辣椒素;C组基础日粮+100mg/kg辣椒素,试验期40d,称体质量后屠宰,并无菌取肠道内容物和肠组织,试验结果显示,A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料肉比显著低于其他组;空肠绒毛长度组间差异不显著,回肠绒毛对照组、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C组回肠和空肠中大肠杆菌含量极少,显著低于其他组,除空肠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A组,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对于盲肠,B组的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显著低于其他组,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辣椒素对湘黄雏鸡的生长及肠道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低剂量的辣椒素通过改变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可促进动物生产性能,但对肠道微生物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较高剂量的辣椒素对湘黄雏鸡回肠与空肠的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生长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46.
<正>以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作母本开展杂交,在杂交类群中,选择理想型个体组建育种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FecB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培育出了适合我国中原农区肥羔生产的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该品系头颈部被毛黑色,体躯被毛白色。体格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肉用体型明显;成年公羊体重107.33 kg±5.43 kg,成年母羊60.10 kg±4.52 kg,25胎次平均产羔率203%。鲁西黑头羊还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耐粗饲、抗病、适合舍饲圈养等特点[1]。通过对其肉质品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农田耕作措施对近地表风沙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北方传统耕作模式的犁耕、耙磨及磨平整地措施对农田近地表风沙活动影响显著。通过对春季半干旱沙区农田风沙活动的观测,本文对犁耕、耙磨磨平两种处理下近地表0~60 cm内输沙率和风沙流结构随田块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耙磨磨平处理破坏了犁耕在农田地表形成的非可蚀性土块结构,使近地表0~60 cm内输沙率增大,在强沙尘事件中增加幅度可达数10倍。犁耕地表上输沙率随田块长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递增,而耙磨磨平后风沙流发育的饱和路径长度减小,在强沙尘事件中近地表输沙率随田块长度的增加而递减。此外,上风向处犁耕地表低层输沙比例(Q0-10/Q0-60)小于耙磨磨平地表,且随田块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耙磨磨平后风沙流结构随田块长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