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143篇
  142篇
综合类   922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550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因具有营养和药理双重功效,并且因绿色、安全、高效、功能多样而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替代抗生素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仔猪、生长育肥猪、种猪三个不同的生产和生理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生猪生产及无抗饲料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据有关资料显示,由马铃薯制成的变性淀粉在国外广泛用于造纸和纸制品工业,美国用于此行业的变性淀粉占总量的60%左右,而我国目前使用较少.变性淀粉以其黏度高、成膜性较好和无毒性等特性,可在纸制品行业中逐步扩大使用,并将完全替代现在使用的原料.  相似文献   
54.
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花(鱼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豆粕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替代量分别为:0、12.5%、25%、37.5%、50%、62.5%和75%的7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25±0.01)g的7组(三重复)花(鱼骨)6周,以评估花(鱼骨)饲料中豆粕的适宜用量.试验结果表明:豆粕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为75%饲料组的鱼体末体重和增重率均显著低于其它6组饲料组(P<0.05),而其它6组饲料组间的鱼体末体重和增重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饲料组间花(鱼骨)的存活率、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及蛋白质积累没有显著差异(P>0.05),花(鱼骨)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中豆粕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豆粕蛋白对鱼粉的替代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本实验花(鱼骨)配合饲料中豆粕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最大替代量为625%.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红螯螯虾幼虾的饲料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替代量,配制5种不同替代水平(0、40%、60%、80%和100%)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重(0.53±0.06)g的红螯螯虾幼虾8周,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肝胰腺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活力。结果显示,豆粕替代鱼粉对螯虾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鱼粉的替代量为40%~80%时,红螯螯虾幼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变化;替代量为100%时,螯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螯虾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豆粕替代鱼粉对螯虾肌肉的脂肪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替代量的增加,螯虾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当替代量为100%时,胰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豆粕替代鱼粉对螯虾肝胰腺脂肪酶、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替代量为100%时,螯虾肝胰腺总抗氧化活力(T-AOC)显著下降。结果表明,豆粕替代鱼粉的替代量为40%~80%时,对螯虾的生长性能、肌肉组成、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替代量为100%时,显著抑制螯虾的生长、胰蛋白酶活力和T-AOC。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红螯螯虾幼虾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替代量为80%。  相似文献   
56.
比较多菌灵及其替代药剂凯泽和施佳乐在辣椒上的降解动态和替代模式。结果表明,多菌灵、凯泽和施佳乐在辣椒上的半衰期分别为5.36,5.88和4.76 d。凯泽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进行应用。整个生长季节4次用药中多菌灵使用1~2次,凯泽使用2~3次;另外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只考虑多菌灵的超标问题,而不考虑施佳乐的残留,施佳乐也可以作为替代药剂进行使用,使用方法同凯泽。  相似文献   
57.
Since caffeine possesses some well-unknown adverse effects,many attemp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remove it from tea products,including selective extraction with different solvents,enzymatic degradation and inhibition the caffeine synthesis pathway.Reports showed that caffeine can be safely and efficiently removed from fresh tea leaves by hot water blanching,however this approach is not suitable for treating the rolled or dried leaves because of the unavoidable loss of catechins.Although microwave-enhanced vacuum ice water extraction can be used for decaffeination of dried tea,time consumption seems to be the main shortage of this method.Liquefied dimethyl ether might be used as another alternative solvent for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caffeine from tea products because of its low toxicity and residum,but its decaffeination efficiency needs to be verified furthermore.It has been proved that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removing caffeine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tea products,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is always limited as its expensive equipments and high running costs.Decaffeination with microbe incubation or enzymatic digestion is highly hopeful since 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some microorganisms can degrade the caffeine through induced demethylase and oxidase under gentle condition in some model systems,unfortunately,this approach is far away from application since security and quality of the decaffeinated products are rarely concerned.Low-caffeine tea products can be easily produced through normal manufacture by using the leaves harvested from some low-caffeine cultivars which are derived through genetic modification or conventional breeding,but these germplasms are very limited.  相似文献   
58.
 为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7类共21种杀虫剂对2006年和2007年采自南京市江浦地区的白背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最高(LC50=004~026 mg/L);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吡蚜酮、啶虫咪、氯噻啉、毒死蜱、氟虫腈等也有较高的毒力(LC50<4.50 mg/L);异丙威、敌敌畏虽然触杀毒力稍低(LC50>19.85 mg/L),但两者在生产上仍广泛应用,所以把以上12种药剂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的推荐品种;同时还比较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供试药剂敏感性的年度间差异,其中对毒死蜱、异丙威、丁硫克百威、速灭威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下降了66.7%~71.4%。对2006年南京江浦种群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5代的结果表明,1~15代抗性上升433倍,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295,存在抗性风险。另外,还讨论了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9.
连续2 a(2018—2019、2019—2020)以单施化肥(CK-F)为对照,研究牛粪秸秆堆肥6 000(M1-20%F)、9 000(M2-20%F)kg/hm2施用量下,小麦、玉米两季替代20%全量化肥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第1年,M1-20%F、M2-20%F处理小麦分别增产0.52%、13.90%,玉米分别增产17.65%、50.28%。轮作第2年,替代处理小麦产量略有下降;M1-20%F处理玉米产量略有下降,M2-20%F处理玉米增产8.21%。替代处理耕层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M2-20%F处理在玉米成熟期增加趋势明显;土壤全钾含量有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玉米季成熟期总体上增加,在小麦第1季成熟期增加,第2季成熟期略有下降。与各处理当季播种时耕层养分含量相比,所有处理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小麦第1季成熟期均减少,第2季均增加;M1-20%F处理玉米季全氮含量减少,M2-20%F处理增加。耕层土壤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小麦第1季成熟期增加,第2季减少;玉米第2季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均增加。轮作第1年,与各处理对应轮作系...  相似文献   
60.
肥料用量、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直接影响土壤供氮强度和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减量施用氮、磷肥,增加钾肥投入时土壤水溶性氮含量的变化与水稻、小麦籽粒产量的关系。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习惯施肥(FP)、推荐施肥(LRF)、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RF-OM)、秸秆部分替代化肥(RF-S),各处理重复4次。结果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RF-OM和RF-S)土壤水溶性总氮、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LRF处理(P<0.05),与FP处理相当;返青期土壤水溶性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稍低于FP和LRF处理,差异不显著。小麦拔节期和齐穗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总氮、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LRF处理(P<0.05),小麦主要生育期各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铵态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减氮减磷增钾条件下,RF-OM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LRF处理(P<0.0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籽粒产量与FP处理差异不大;与LRF处理比较,RF-OM处理小麦籽粒产量较高,RF-S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水稻籽粒产量与返青期土壤水溶性总氮、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和0.974;与幼穗分化期土壤水溶性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0.961、0.776。小麦籽粒产量与主要生育期土壤水溶性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0.960、0.827~0.968、0.574~0.929,土壤水溶性总氮供应对水稻、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保持或提高土壤水溶性氮含量,在减少养分总投入量的基础上稳定水稻、小麦籽粒产量,其中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