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6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NECP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省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横槽断裂使东西两段先后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低空切变线的配合是形成此次暴雪的主要原因;偏南急流为暴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是暴雪产生的必要条件;湿位涡的负大值区的分布对暴雪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强烈的上升运动的出现及加强与暴雪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好的对应,是出现暴雪的动力条件;在广泛的15~25dBz的回波区内一波又一波地不断出现30dBz以上的对流单体,导致了此次暴雪过程的产生;回波伸展到很高的仰角之上,强回波中心位于中上层。  相似文献   
102.
辽源地区一场特大暴雪天气过程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4~5日,辽源出现了一场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通过对该天气过程形势进行分析,探讨了特大暴雪的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天气过程是在极为有利的环流背景下,贝加尔湖到日本海之间"Ω"型高压坝的阻挡、西南涡与河套倒槽的合并加强对暴雪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石家庄百年一遇的暴雪已经过去,现在除了某些角落里还能看到一些小雪堆,市区已很难看到积雪。当时官方报道暴雪有50公分。小区的轿车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大雪堆。暴雪肆虐那几天,石家庄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受了不少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结合天气形势和实况对2017年2月21日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一次分别伴有强降雪和雷暴的暴雪天气过程和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观测结果表明,此次连续降雪过程主要是因为受高空槽的东移运动影响,中低层暖湿空气和急流的连续快速输送和维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强风速急流带造成的上升运动引起强降雨和雷暴的连续发生;暴雪强风速反射率辐合因子造成的回波运动强度一直维持在40 dBZ以上,回波顶高在9 km以上;速度场上零速度线呈“S”形结构,风向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存在;中低层“牛眼”结构是暴雪的显著特征;风廓线场上,中低层有明显的西南风急流和风垂直切变。  相似文献   
105.
<正>2009年11月15日20时,安徽省巢湖市供电公司保电应急预案迅速三级响应。11月15日夜里,安徽自北向南出现了强降雪,江淮之间和沿江地区普降中雪至暴雪,而巢湖市正处于江淮之间,强降雪导致巢湖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6.
<正>进入2010年,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受到寒流的影响,1月2~5日,从西北到华北、东北以及华东和南方各省开始强降雨雪,4~6日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出现了近30年来的低温天气,很多地区出现零下20℃,甚至零下40℃的极端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地影响,出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数据,针对2012年11月10-15日、2013年11月16-20日吉林省出现的2次暴雪天气,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及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雪的形成均受到了东北冷涡、低空急流、低空切变线等系统的共同影响;降雪前期的异常升温也为此次降雪积聚了大量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8.
陈华凯  崔淼  周成 《现代农业科技》2014,(5):264-265,26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3.2数值模式产品剖面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4月19—20日发生在德州市的春季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低槽东移时与北方冷空气结合而形成的回流降雪,暴雪产生在500~700 hPa槽前西南气流的前部、850 hPa东南风与东北风的辐合区域;中上层的西南风急流和低层的东南风气流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暖湿空气,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较强的上升运动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此外降水相态与850 hpa的温度场(-4℃线)对应较好,同时925 hPa气温低于0℃、地面温度低于2℃或者0℃层高度明显低于925 hPa也可以作为雨雪相态转换的判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9.
依据天气实况和数值模式产品对2013年11月7-8日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数值模式的形势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检验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强锋区、低空持续辐合切变、强辐合上升运动及持续的水汽输送是本次暴雪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辛艳辉  王宪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12-15815,1588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2009年2月12~13日和2010年3月14~15日2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乌拉尔山阻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中纬度高空槽的生成,它的东移与辽宁降雪密切相关;2次过程在50°~60°N建立的低涡以及东北西南向的大槽是产生辽宁区域性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如螺旋度、涡度、温度平流和水汽通量散度等为暴雪落区和持续时间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