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03篇
  190篇
综合类   127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为定量揭示淤地坝措施配置对黄丘区小流域暴雨径流形成及演进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小流域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淤地坝措施布设情景下(无坝、单坝、双坝)小流域不同断面径流的水动力、侵蚀动力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含沙量整体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大,无淤地坝布设情景下径流量增幅为114.60 cm3/s,双坝情景的径流量增幅仅有70.11 cm3/s;淤地坝对小流域暴雨径流演进过程的影响显著,淤地坝布设后径流流态由主要的紊流-缓流变为以层流-缓流为主,雷诺数Re减小幅度达到12.04%~85.85%;动力参数中径流功率ω和雷诺数Re可以被认为是能够较好描述不同淤地坝布设下侵蚀产沙的动力因子。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流域暴雨径流过程及成灾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为科学评价水土保持措施调控径流过程的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农电管理》2014,(8):5-5
<正>7月14日以来,贵州省中部以北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7月15日,贵州电网公司发布防汛蓝色预警,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单位要按照"先复电后抢修"的原则,优先做好停电客户的告知及应急保供电工作,确保停电客户及时用上电;各供电局要做好应急发电车的应急准备工作,以便统一调用。截至16日,贵州电网已抢修恢复运行线路96条,恢复供电20.9万户,贵州  相似文献   
123.
武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67-866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简明暴雨预报因子程序,对2014年6月1日出现在安徽蚌埠市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中低层切变线、暖湿气流强烈辐合、充足的不稳定能量释放是形成暴雨元素,并用暴雨预报程序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24.
杜亚军  欧阳红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96-11900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5~7日岳阳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卫星雷达资料、物理量场等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及地面冷空气是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与低槽、中低层切变结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有利条件之一;K指数和位势涡度的演变与暴雨的发生发展一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暴雨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5.
一次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东高西低的典型暴雨环流形势下,高原短波槽、副高西伸北抬及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的,同时,偏南气流和地面锋面也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因子;物理量诊断分析表明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在相同的时间均最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上对流云团的发展移动与TBB梯度大值区暴雨落区有很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6.
屈丽玮  梁生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9-9072,9077
对2011年9月陕西历史罕见的强秋淋天气中的暴雨天气过程中暴雨动力因子的预报情况进行了检验分析,发现暴雨动力因子预报场有较好的表现,对系统的出现时间、位置和移动趋势均有较准确的预报;对流涡度矢量阈值能达20×10-8K/(Pa·s),湿热力平流阈值可达25 × 10-13K2/(m2·s),质量散度的阈值达10×10-6 s-1.对不同的过程,动力因子的预报能力是不同的;对于区域性的暴雨和大暴雨过程,该系统的预报效果好;动力因子的移动趋势和强度变化表现较好,能反映出系统的生成和演变.集合动力因子综合热力、动力、水汽等物理量,能给出更多的预报信息,合理利用多种因子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能协助预报员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27.
郭铭博  黄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3+9075
通过分析1954年以来对洛阳有影响的8次台风,总结了影响洛阳的台风源地、登陆区域和活动路径,从其所带来的降水量及造成的灾情指出了"82.7"为影响洛阳最强的一次台风,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暴雨洪涝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8.
对发生在2012年8月11日18~23时贵南地区的暴雨天气,从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高东退和冷空气倒灌是造成大降水的内在机制,同时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发展为大降水提供了充足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9.
侯海婷  侯海博  田强  侯英 《北京农业》2014,(33):191-192
2014年8月24-26日鄂伦春旗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在MICAPS3.2软件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卫星云图等多方面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湖冷涡、东西伯利亚阻高、暖湿气流、中尺度扰动和地形抬升的协同作用是此次大范围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对2013年汛期辽宁地区3次暴雨过程的高空形势场、垂直速度场、假相当位温场及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暴雨过程中,东北冷涡与华北气旋相结合是促发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南来水汽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湿度条件;露点锋、暖式切变线、高能量场对3次暴雨过程起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