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2011—2020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山东省各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济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增长最快,由2011年的0.2112上升到2020年的0.4359,且鲁东地区整体强于其他地区。(2)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低度耦合协调向中度耦合协调转换,2020年的威海、潍坊地区的协调度较好,分别为0.6366、0.6175;菏泽的耦合协调度最弱,为0.5539,整体表现为鲁东及鲁中地区的协调度高于鲁西南地区。鉴于此,针对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从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及目标,完善普惠金融设施体系建设,提升农户金融素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2.
从邵阳市普惠公司的发展入手,深刻指出在类似邵阳市这种小城市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存在着普惠金融的理念贯彻不深入、普惠金融业务的效率底并且一些业务名存实亡、政府的政策不能落实等问题,最后通过分析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服务群体本身出发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3.
双循环发展格局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优化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普惠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但就实践而言,由于农村金融发展区域间互动性不足、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从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激励及协同机制、优化金融产业链运行机制、构建普惠金融风控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水平以及提升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溢出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4.
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融资方式,并成为一种更加多样化以及更具包容性和可靠性的融资方式。基于2011—2021年农业上市公司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检验,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农业上市公司信贷可得性作为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具有改善作用的结果较为稳健。另外,数字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存在异质性,即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越显著。最后,提出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36.
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借助金融科技,破除了传统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难题,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但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仍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如数字基础设施相对匮乏、数字化人才缺乏、“数字鸿沟”依旧存在、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单一、数字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为了破除障碍,助力乡村振兴,各地要不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丰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7.
普惠金融所能更好地助力新时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顺利的实施,运用定性分析结合经验研究,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现状,提出普惠金融应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为甘肃省乡村振兴提供更好服务,从而实现普惠金融有效支持“三农”发展的目的,这对于未来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8.
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城镇化视角,利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调节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并且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也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在低等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农民群体中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基于帮助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应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39.
利用中西部地区18个省2008-2016年的162个样本数据,在建立惠普金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并利用Hausman检验。研究发现:近年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水平发展稳步上升,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成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各省间普惠金融的发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和金融发展环境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