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于家中保存有一套《中国民居》邮票,所以总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欣赏。每每看到那一套套别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川民居、云南民居、广西民居时。不但为我们祖先高超的民居建筑才能所折服,而且也为祖国民间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心里总想假如有一天有条件出门旅游,一定要亲眼目睹一下祖国民居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2.
明清至民国时期任丘鄚州镇庙会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州镇庙会兴起于明万历年间,清康乾时期达鼎盛,近代以后总势趋衰。前近代州庙会的酬神、娱乐、商贸功能并重;近代以后各功能皆有所弱化。该镇庙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晚清、民国政府对州大庙、庙会政策与明、前清时期相比骤变,这是该镇异于冀中其他县区庙会变迁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3.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用地主要表现在对高岭土的使用上,为了节省土地,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高岭土的使用量;为了维持和扩大瓷业生产,就必须保护现有的高岭土资源和开发新的高岭土资源.在保护和开发高岭土资源的过程中,瓷业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64.
在世界享有美誉的旅游胜地椰岛海南,无论是热火朝天的东线,还是多姿多彩的中线、西线,各色景观,星罗棋布,都以鲜明个性、独特风光,给人留下久久难忘的美好印象。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部的甘什岭槟榔园,就是极为难得的理想去处。来到这里,立刻会被迷人的黎族风光、罕见的热带古树和抛银洒玉的各级瀑布、情趣盎然的奇形怪石深深吸引。除此之外,还可走进当年黎族头人居住的“奥雅宫”、姑娘居住的“隆闺屋”,亲身感受历史悠久的黎族民居文化,以及同热情好客的主人一起品尝竹筒饭、山兰酒或是习弓弩、看歌舞,参加名目繁多的订婚、下聘、背亲…  相似文献   
65.
汪银生  张翔 《农业考古》2006,(1):179-182
现有的资料表明,烟草和吸烟行为起源于中南美洲。烟草何时何地最早传入中国,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烟草史研究的深入,与烟草相关的文物相继出土,人们对烟草的传入有了新的认识。目前,烟草传入我国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条路线。一是由菲律宾首先传入台湾、福建  相似文献   
66.
关传友 《农业考古》2006,(4):234-238,262
古代称镌刻铭文的竖石为碑,它上有碑额,下有跌座,是一种小型的单体建筑。秦始皇巡行全国,刻石纪功,“颂秦德”,大开树碑之风。后汉以来,更是“碑碣云起”。唐宋以后,碑刻颂辞、纪事已经深入人心。明清时期民间碑刻日益增多,碑刻中的文字资料内容丰富,多被世人重视,碑刻现己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热点之一。安徽是中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自古就有植树护林的传统。近十几年来,随着编纂地方林业志书,本省也发现了数十通涉林碑刻,成为研究安徽地方林业史的珍贵史料。本文根据作者十几年来调查收集到本省的涉林碑刻资料和结合卞利、陈琪对古徽州地…  相似文献   
67.
我国文人雅士钟爱山形石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明清时期,山形石都被士林文人供于书斋,把玩欣赏,出诗入画。清代梁九图《十二石斋纪略》言:“有客人来,见吾整日磨挲抚弄奇石,若有所得,甚是奇怪。吾便答:再这石头,具备峰峦、陂塘、溪涧、瀑布、峭壁、岩壑、磴道诸体、湖山胜概,毕在眼前。吾可以省却登蹑之劳,极遨游之趣,其乐就在其中啊。”山形石之所以被历代士林文人所青睐,就在于其“方寸之地纳万千气象,蕞尔之石寓山岳精冲”,蕴涵了山川峰峦奇险雄秀之神韵,与我国传统的崇山理念相契合,使人能领悟到小中见大,浅中见深之哲理。在精微中追求广大,从细小处探究宏博。禅学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始终是中国士大夫阶层内心世界的精神支柱,表现在艺术欣赏上,追求  相似文献   
68.
辽宁省栽桑养蚕兴起于明清时代,延续400多年来在一些山村已经形成传统的脱贫致富产业。建国后,政府大力发展桑蚕业,桑蚕业在辽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蚕茧价格偏低、政策多变,生产几起几落,始终未形成生产规模。近年来,随着辽宁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很多地区把栽桑养蚕做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产业加以扶持,农民养蚕积极性高涨,蚕桑蚕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69.
陈新洋  陈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90-4691,470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居建筑的发展应该以研究传统民居的建造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基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延续建筑的地域性使历史文脉得以继承发展。以西南地区民居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阶段性的问题即急于摆脱旧有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盲目回归传统,随意拼凑外观,加建"传统建筑"。从而提出对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发展应着重关注对其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同时吸取现代建筑的先进理念,将两者充分融合,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0.
淮河原本是一条出路通畅,直接入海的河流,但黄河夺淮以后,淮河流域自然灾害极为频繁,本文以明清时期有关记载淮河流域灾荒的诗歌作为基本研究素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两代淮河流域水灾、旱灾、潮灾、蝗灾等的基本概况和特征,对淮河两岸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还对淮河流域的救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