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遵守最大程度保护文物建筑的真实性、最低限度干预的原则,是对于文物建筑及其环境修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程实际中对于不同的类型和问题的处理把握,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详实的基础资料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是作好修缮设计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分析传统合院式民居应对日照气候条件的特征基础上,应用仿真模拟的方法,从总体布局、平面设计和结构方式措施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豫北传统合院式民居针对地域性气候的日照策略。  相似文献   
33.
34.
湖北荆州博物馆陈列的二千四百年前的出土文物“辟邪”,是迄今发现的的最早利用天然树根辅以局部人工雕刻的根雕艺术品,它显示了楚人“天人合一”的创作手法和高超的艺术成就。纵观根雕的发展史,从战国时的“辟邪”,到明清时代的“柴株人”的作品,再到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清代“八仙群像”,这些传世佳作部是木雕技法融于根雕的产物。它们展示了木雕技法在根雕上运用的重要性,同时说明艺术的借鉴和相融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5.
十几年前如果你也有过集邮的经历,就肯定见过一套叫做“中国民居”的邮票,里面有一张很特别的叫做“土楼”,幸运的是,十几年后的现在,我有机会进入曾经存在于邮票中的风景,这次出行我们的车是帝豪EC8,虽然去之前对路况并不了解,但好在EC8值得信赖,由于福建土楼旅游开发的时间并不长,当地很多地方都还在修路,自厦门往返开车近7个小时的征程,帝豪又一次为我们证明了它的可靠品质。  相似文献   
36.
黎生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55-9756
分析了农村住宅现状、特点和建筑设计情况,探索了新的建筑设计构思,并对地震灾区的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靠山     
徐学平 《百姓》2007,(12):62
椅子缺了下面的"位子",说是"靠山",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个摆设而已。讲的虽是大白话,但只要你细细揣磨,倒也不难品出另一番意味来。  相似文献   
38.
尹玲玲 《农业考古》2004,(1):170-174
关于我国历史时期的水产加工与保鲜这一领域,以往学者涉及相对较少,除渔业通史著作中相关篇节有所论及外,专题论述者多涉及冰鲜鲥贡等,专文论及明清时期水产加工与保鲜者较为少见。事实上,由于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河湖水域渔业生产的兴盛,而鱼鲜之类极易腐败变质,故水产品的加工业颇为发达,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加工数量巨大。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9.
一.傣族村寨民居发展情况 西双版纳在历史上森林资源丰富,传统民居就地取材,竹、木均为环境亲和型材料。根据民居主体结构使用材料的不同,传统傣族民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以原竹为主要结构材料、房屋梁柱节点采用捆绑式联结,屋面覆盖草排,这是典型的傣寨竹楼;采用全木结构承重,构件之间的联结以穿斗为主,屋面铺设缅瓦,此为傣家木楼。  相似文献   
40.
哈尼族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传承了近千年,然而目前由于文化上的趋于大同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现代砖瓦建筑在逐步取代这些特色民居,导致了地方建筑文化的消失,以及对传统自然人居环境的破坏。秸秆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已经被使用了相当长的时期,在节能、经济、环保等多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哈尼族民居建筑的可持续更新过程中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