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农业考古》2021,(4):105-112
河湟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泛指黄河、湟水及大通河之间的"三河间"地区,其地理范围包括今青海西宁、海东以及海南、黄南等地的沿河区域和甘肃省的临县回族自治州。这里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也是农业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明清时期河湟地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频繁,给区域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对农业生产危害尤剧。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人类始终未曾停止对环境的改造和适应。无论是农作物品种的选择,还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及广建仓廪、储粮备荒等社会措施,都对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是我国2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传统民居是干栏式竹楼。为改善贫困山区佤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启动了"佤山幸福工程"竹楼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竹楼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竹建材的制备与处理过程,分析了竹建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一、清代皖南平原圩田发展的背景 皖南平原在宋代属江南东路,当时的太平州、宁国府等地是大力发展圩田的地区,是江东圩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明清时期安徽沿江圩田的发展,尤其是安徽沿江江北圩田的发展,学界多有论述。如水利史专著《中国农田水利史》认为明清时期安徽沿江地区的圩田发展进入极盛时期,其表中所列举的修筑大圩的例子均在江北;《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住)认为明清时期安徽沿江圩田扩展的主要区域在江北;此外还有一些文章对安徽沿江圩田有所论述。这些论述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但对皖南平原圩田发展的情况着墨不多。实际上,皖南圩田的大发展虽然是在宋代,但明清时期仍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4.
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研究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黄毛坪村为案例,通过分析其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与变迁,探讨了文化内涵、民俗习惯及建筑地域特色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冲击,从而提出了从旅游结合发展、政府介入引导、苗族博物馆建设、建造技术传承、文化主体意识提升等方面的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5.
明清时期,江右商帮积极地参与了家乡的农村建设,为家乡供给了大量的农村公共产品。家乡的交通道路、农田水利、公共学校及社会救济等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些商人的大力投资和赞助。明清江右商帮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大力供给有力地推动了家乡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6.
27.
对四川院落民居的意义、形式及与各地院落民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四川院落民居及其景观的形成进行了探讨.以安仁古镇的公馆院落的改造为例,对其院落的景观改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四川院落景观特点,取优弃缺,明确对四川院落民居的修护景观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8.
可持续建筑在农村推广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常常被视作城市的边缘地带,可持续发展未引起足够重视。针对农村环境恶化、传统民居日渐消失、现代建筑标准低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建筑发展途径。以期待改善农村民居建筑环境,实现农村和城市的统一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李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23-2725,2733
在介绍明清时期芍坡地区占垦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官方、豪强和民间各方在占垦问题上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之间的博弈,指出传统社会后期关于占垦问题的管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反映出地方社会对公共水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的落后,提出建立一套官方与民间相辅相成的规划、管理、运行、奖惩机制,才能避免出现水利工程时兴时废的局面。  相似文献   
30.
明清茶叶技术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09,31(3):38-40
中国古代传统茶叶技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度繁荣,无论是茶叶制造技术、茶树栽管技术,还是茶叶贮藏技术都在前代基础上有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