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明清之际传教士西传欧洲的中国文化典籍包括二大类:一是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二是包括先秦诸子等的儒家经典之外的文化著作。中国文化典籍的西传促进了启蒙运动,并对欧洲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2.
中韩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并且是东方园林的两枝奇葩。中国园林与韩国园林属于本源和分支的关系,韩国园林很多方面传承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征;然而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也使两种园林风格迥异,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构景作用的置石也不例外。本文试从置石的形态与应用手法对中韩园林的不同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3.
明清时期的养猪业和前代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发达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养猪科技方面。这一新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有深刻的关系,并对以后的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115.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适宜转蓝色基因的百合品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测定不同百合品种的花青素和黄酮醇的成分组成及含量,测量其液泡pH值,确定适宜转蓝色基因的百合品种。首先外部观察选择花色为粉色至紫红色的10个百合品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花瓣中花色素和黄酮醇的组成和含量,pH计测量液泡pH值,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的花青素为矢车菊素,黄酮醇为山奈酚和槲皮素;最终选择花瓣中矢车菊色素含量少,黄酮醇含量高,液泡pH值高的OT杂种百合‘罗宾娜’和东方百合‘贝尼尼’为适宜转蓝色基因品种。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能耗问题,而我国至今保留着大批具有高效、节能、生态等特点的传统民居,其间的先进经验为今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喀什民居不仅在地区的适应性上表现出其生命力,也在生态建筑技术方面具有一整套科学的、地方的技术经验,且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和经验使得传统民居可持续的发展,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雏形"元素,也为地域性建筑创作和城市风貌的塑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7.
明清时期,频繁遭受黄河水患的开封境内沿黄州县的土质相继出现沙化或碱化,耕作环境渐趋恶化,农业发展受到深程度制约.沿黄居民对作物种属的适应性调整和选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在总体上改变农业发展的颓势.  相似文献   
118.
以昆明市明清时期的主要寺庙为研究对象,从寺庙园林的选址、空间布局2个方面对昆明市明清时期寺庙园林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昆明市明清时期的寺庙园林艺术特征,以期对昆明市寺庙园林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具有一定参考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9.
园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及艺术。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巅峰,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为同时期的园林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20.
王荣  许意如 《农业考古》2022,(3):145-151
明清广州的气候灾害包括冻害、水灾、旱灾、雹灾、风灾等,由于地域的独特性,其有自身的特点。气候灾害对土地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辩证的角度看,气候灾害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作用。人们在应对灾害过程中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对原有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了新的土地利用方式。气候灾害是推动广州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