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2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97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316篇
  1413篇
综合类   2286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233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606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人们越来越看重旅游活动对旅游者个人的积极作用。同时,旅游景区和目的地也越来越关注游客空间行为的全过程。因此,文中从时间地理学视角,运用Mplus 7.0软件探索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与游客幸福感的关系,并引入难忘旅游体验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时空行为模式-难忘旅游体验-游客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台儿庄古城游客的游览轨迹主要分为休闲分散漫游模式、赏景聚集夜游模式、主干观光日游模式三类时空行为模式,其中休闲分散漫游模式使游客更倾向于幸福感满足。2)时空行为模式与游客幸福感的拓展与延伸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模型构建拟合度优于基准值,整体拟合良好。3)游客时空行为模式直接显著正向影响难忘旅游体验,但并不直接作用于游客幸福感,而是通过难忘旅游体验间接影响游客幸福感,难忘旅游体验在二者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文中通过对游客时空行为模式的刻画,解释了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与游客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时空行为模式-难忘旅游体验-游客幸福感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过程,对优化景区的空间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利用玉环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58—2015年梅雨资料及台州市其他6个县(市、区)国家基本气象站梅雨量数据,分析梅雨特征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环市梅雨时空分布不均,梅雨特征量存在一定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变化特征;梅雨特征量年代际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梅雨量在台州地区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玉环在台州最南端,梅雨量最少,梅汛期暴雨次数和暴雨量亦偏少,但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揭示降雨引发区域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分析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为区域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近60 a(1960—2020年)山西省气象站点均一化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及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Hurst检验和地理信息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山西省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近60年山西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结果]山西省1960—2020年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为828.29~3 002.21 MJ·mm/(hm2·h),最低值出现在1997年,最高值出现在1964年;各站点的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趋势迥异,其中五台山站呈显著下降趋势,除侯马站外,其他站点均呈下降趋势,且Hurst指数均高于0.5,表明该下降的趋势将长期持续;山西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且与降雨侵蚀力与地形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黄河沿线表现为上升趋势,未来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工作依旧艰巨,应进一步加强山西省黄河沿线生态建设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5.
文章研究了2002—2013年赤峰市12旗、县、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3年赤峰市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长趋势,增加值为93.44×108元,年均增加8.5×108元;2002—2013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较大,敖汉旗为负增长,其他旗县区也都呈增长状态,但增长幅度较低。  相似文献   
26.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采用价值当量修正法,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耕地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城市的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与总价值呈增加趋势,但仍有部分市出现负增长,且各市耕地生态价值有明显波动;平均中心与发展方向发生一定偏移,但“两极化”的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7.
选取西藏山南市近30年(1981~2013年)历年逐日最低气温和霜日数据、地理信息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借助GIS技术,综合分析霜冻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四方面影响因子,得到山南市霜冻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山南市霜冻高风险、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浪卡子,措美大部,错那西北部,隆子西部,洛扎西部,贡嘎西南部,扎朗和桑日北部,琼结和曲松南部,加查与桑日交接地带;中等风险区位于沿江河谷中部,东北部,南部边缘地区高海拔和低海拔缓冲区域。  相似文献   
28.
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30.
利用Landsat TM影像数据,结合乌审召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苏贝淖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在小尺度流域层面上探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系统排泄区湖淖流域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00-2007年间苏贝淖流域年均NDVI呈增长趋势;2)空间尺度上,植被覆盖在2000-2007年里整体改善、局部恶化,退化区主要分布在可能受到工业活动开采地下水影响的苏贝淖、奎生淖、乌审旗碱厂附近,但之后的2009-2011年间植被覆盖由局部退化发展为整体退化,水体面积也逐渐缩减,佐证了地下水开采对植被覆盖产生一定程度负面影响的论点;3)NDVI在月份尺度上与气温、降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与气温的相关性大于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