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725篇 |
免费 | 606篇 |
国内免费 | 17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284篇 |
农学 | 8839篇 |
基础科学 | 2024篇 |
2092篇 | |
综合类 | 68997篇 |
农作物 | 7055篇 |
水产渔业 | 234篇 |
畜牧兽医 | 3777篇 |
园艺 | 33838篇 |
植物保护 | 9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6篇 |
2023年 | 1154篇 |
2022年 | 1593篇 |
2021年 | 2198篇 |
2020年 | 1521篇 |
2019年 | 1849篇 |
2018年 | 684篇 |
2017年 | 1601篇 |
2016年 | 1909篇 |
2015年 | 2563篇 |
2014年 | 5804篇 |
2013年 | 4942篇 |
2012年 | 6291篇 |
2011年 | 6844篇 |
2010年 | 7037篇 |
2009年 | 7346篇 |
2008年 | 7885篇 |
2007年 | 7130篇 |
2006年 | 6333篇 |
2005年 | 6294篇 |
2004年 | 5726篇 |
2003年 | 4898篇 |
2002年 | 4898篇 |
2001年 | 5396篇 |
2000年 | 2733篇 |
1999年 | 3138篇 |
1998年 | 3375篇 |
1997年 | 4408篇 |
1996年 | 3350篇 |
1995年 | 2783篇 |
1994年 | 2814篇 |
1993年 | 2885篇 |
1992年 | 2456篇 |
1991年 | 2262篇 |
1990年 | 1315篇 |
1989年 | 1538篇 |
1988年 | 120篇 |
1987年 | 114篇 |
1986年 | 111篇 |
1985年 | 80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26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6篇 |
1965年 | 31篇 |
1957年 | 100篇 |
1956年 | 15篇 |
1953年 | 30篇 |
1952年 | 16篇 |
1951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小麦新品种鄂恩5号集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于一体,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子粒饱满度好,农艺性状稳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平原麦区单作或套作种植,在保证适时播种,密度合适,合理施肥,田间管理到位的条件下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太和县的实际,从品种选择、施肥、整地、起垄、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对夏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发展红薯产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93.
995.
为探索青海水、旱地覆膜种植甜高粱(Sorghum dochna)的增产栽培技术,将2个甜高粱品种‘九甜杂3号’和‘吉甜5号’与3个豆科品种‘草原224’,‘西牧333’和‘1741’分别在水地和旱地进行混播、刈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生态区不同品种各性状差异显著,综合表现为水地优于旱地;在旱地与豆科混播对甜高粱‘九甜杂3号’和‘吉甜5号’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吉甜5号’不刈割混播的鲜草产量比单播增加0.42%~21.44%,干草产量增加14.63%~32.24%;‘九甜杂3号’不刈割混播比单播干草产量增加16.74%~43.30%。生长中期刈割对‘九甜杂3号’影响显著,其水地和旱地鲜草产量分别增加9.57%和9.91%。‘九甜杂3号’适宜与豆科品种‘草原224’混播,在生长中期刈割1次,两茬鲜草产量高达147.33 t·hm-2和112.40 t·hm-2;‘吉甜5号’适宜与‘西牧333’混播且不刈割,两者鲜草产量达129.55 t·hm-2和104.01 t·hm-2,干草产量达29.57 t·hm-2和22.15 t·hm-2。因此,甜高粱品种与豆科植物的混播及刈割能够增加其草产量,这对生产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3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在桂林市召开全区春季马铃薯免耕栽培与果园套种现场观摩会,来自广西各地农业、水果部门的负责人、科研院校专家和技术人员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考察了桂林市雁山区果园套种和永福县马铃薯免耕栽培示范点。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省南充市发展养兔业形成了区域化自然分布,在嘉陵、顺庆、高坪三区和西充、蓬安、营山三县以发展肉兔为主,仪陇、南部两县以发展獭兔为主,阆中市以发展长毛兔和部分獭兔为主。 相似文献
998.
999.
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旋耕不影响小麦产量,但花后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降低60.0%、8.6%和13.0%,而成熟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显著提高28.6%。同一耕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较无覆盖不仅显著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还提高了拔节前和开花后的氮素积累量,促进了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转运,从而使翻耕覆盖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较翻耕分别提高11.5%、13.5%、7.4%和2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分别提高23.0%、39.5%、12.8%和38.5%。在试验进行7年后的小麦成熟期,翻耕覆盖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翻耕降低3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降低51.4%。因此,秸秆覆盖不仅可提高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是兼顾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生产的有效途径,尤其以旋耕覆盖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000.
以13年生‘东魁’与‘荸荠种’为试验材料,研究设施延迟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花青苷、总酚、VC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设施延迟栽培杨梅的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要优于露地栽培的,两者的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延迟栽培后期,设施内杨梅除果实大小、单果重外,其它品质相关指标含量均有所降低。因此,综合果实大小、单果重、糖酸比、VC这些品质指标,杨梅设施延迟栽培的果实品质比露地栽培好,‘东魁’在花后90d左右采摘、‘荸荠种’在花后85d左右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