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72篇
  免费   6140篇
  国内免费   14096篇
林业   7724篇
农学   22178篇
基础科学   9223篇
  26568篇
综合类   128373篇
农作物   18944篇
水产渔业   3549篇
畜牧兽医   12945篇
园艺   16141篇
植物保护   6663篇
  2024年   1914篇
  2023年   5760篇
  2022年   7032篇
  2021年   7222篇
  2020年   6134篇
  2019年   7051篇
  2018年   4218篇
  2017年   6322篇
  2016年   7352篇
  2015年   7482篇
  2014年   11647篇
  2013年   11422篇
  2012年   14093篇
  2011年   13895篇
  2010年   12535篇
  2009年   12574篇
  2008年   12569篇
  2007年   10808篇
  2006年   10256篇
  2005年   10393篇
  2004年   8979篇
  2003年   7950篇
  2002年   5880篇
  2001年   6220篇
  2000年   5316篇
  1999年   3938篇
  1998年   3659篇
  1997年   3692篇
  1996年   3309篇
  1995年   3337篇
  1994年   3244篇
  1993年   3080篇
  1992年   2802篇
  1991年   2738篇
  1990年   2225篇
  1989年   2313篇
  1988年   480篇
  1987年   388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250篇
  1984年   176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146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56篇
  1974年   50篇
  1965年   101篇
  1957年   261篇
  1953年   10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21.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在生长中期对葡萄叶片喷施"植宝素"含氨基酸水溶肥,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对巨峰葡萄叶片正反面喷施"植宝素"含氨基酸水溶肥可以改善葡萄叶色、果实着色等生育性状,并促进葡萄果实发育,有效提升坐果率、单穗粒数、百粒重等指标,同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2.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8-31
水分管理与施肥管理是季节性干旱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肥料除了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与土壤水分相互协作,达到"以水调肥"和"以肥调水"的耦合效应。此外,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关系到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全球温室气候的变化。在阐述N_2O产生机制的基础上,从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水氮互作管理方面综述其对N_2O排放的影响,并根据温室效应等因素提出合理的减排技术措施,以期科学评估温室气体变化,为我国实行低碳农业和降低温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槟榔芋软腐病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槟榔芋软腐病进行生物防治,从槟榔芋根际土壤分离出53株细菌,经离体球茎拮抗筛选,获得9株对槟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细菌。拮抗菌的拮抗机制分析表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不是由于产生次生抑菌物质引起的,这种拮抗方式不会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突变,因此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4.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26.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27.
探究不同种类杜鹃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野生杜鹃林土壤养分含量和判断土壤养分限制作用提供依据.以贵州百里杜鹃林区3种优势种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养分、SMBC、SMBN、SMBP含量不同.迷人杜鹃林的SMBC、SMBN显著高于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SMBP含量为露珠杜鹃林>迷人杜鹃林>马缨杜鹃林.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P和SMBN/SMBP差异显著,但土壤SMBC/SMBN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N具有内稳性;不同种类杜鹃林SMBC/SMBP适合作为根际生态系统限制性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圆头形、圆锥形及平头形等3种冠形对油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促进赣南油茶增产。结果表明,3种冠形对油茶的生长及增产都有积极作用,其中以圆头形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9.
对三个菜豆品种在植株主蔓长到120cm进行摘心整枝,主蔓长到温室高度(200cm)时进行二次摘心,对照主蔓长到温室高度(200cm)时进行摘心.探讨二次摘心对菜豆早期产量、总产量的影响;以及二次摘心对不同品种菜豆早期产量、总产量的影响的差异性.为吉林省菜豆春季温室生产提供新的栽培模式,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选择新疆伊宁市荒山滴灌造林地,比较研究了8L·h-1和16L·h-1两种不同流量滴头一个灌溉期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州荒山滴灌造林中使用8L·h-1滴头是合理的,滴头流量过大,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8L·h-1流量滴头在造林早期灌溉6~8h就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随着林分的生长,须逐渐延长灌溉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