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0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4872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33篇
  157篇
综合类   1990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480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调查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210科1 251属3 942种,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2.
在全球努力解决环境问题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实践出现了偏差与不足,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生态旅游的本质并没有错误,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因素影响了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集对分析和层次分析两种方法对制约辽宁省白石砬子、海棠山和医巫闾山3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根本制约因素主要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缺乏激励的发展机制,保护区管理部门不注重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发挥,较短的发展时间和缺乏经验,本位主义。建议从正确认识和尽量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建立科学的机制,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经营权与监督权、管理权相分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63.
【目的】为探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树种格局特征。【方法】以江西官山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12 hm2),根据树木点坐标信息研究优势种的分布格局、代际关系及种间关系。【结果】(1)样地中优势树种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在25 m以内聚集分布的树种占总树种数的90%,但随着尺度的增加各树种逐渐转为随机分布;(2)优势树种中多数常绿树种的大树与小树呈正相关,如虎皮楠、木荷;而落叶树种的大树与小树呈负相关,如赤杨叶、南酸枣;(3)优势种间主要以负关联的形式存在,呈正相关的仅有5个种对。【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官山样地群落还处于发育初期,优势种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且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64.
1988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为野生动物和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理坐标为36°43′N~39°36′N以及97°25′E~103°46′E,其占地总面积高达265.3万hm2,占据本省5.8%的土地面积。该保护区资源极其丰富,包含湿地、雪山、森林、冰川等,具备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化、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等作用。该保护区经营管理目标主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水源涵养效能、保护祁连山北坡典型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平衡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之际,正确认识到保护区的战略地位,科学评价其生态功能,认真总结其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是保护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5.
为揭示云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多样性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蚁物种的多样性与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9块样地中共采集蚂蚁14 885头,隶属9亚科51属109种。整体上,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海拔显著(P<0.05)或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海拔的变化导致生境不同,中低海拔地区植被类型多样,食物资源丰富,栖息着更多的蚂蚁物种;人为干扰影响着局部的蚂蚁丰富度。在6类生境中,季风常绿阔叶林内的蚂蚁物种最丰富(62种),苔藓矮林内的蚂蚁物种最贫乏(2种)。黄足尼兰蚁(Nylanderia flavipes)的垂直分布范围最大,同时超83%的物种(91种)生态适应幅度狭窄。大多数的蚂蚁在地表觅食,在土壤中筑巢。不同样地蚂蚁群落间相似性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不相似水平,表明群落分化明显,生态功能多样,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区域内,气温、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对蚂蚁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6.
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森林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森林样地并使用异速生长方程计算森林木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林层(上木层和下木层)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研究发现茂兰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主要分布在上木层。非生物因子中,仅岩石裸露率对森林总体地上生物量产生了负向作用,分为不同林层后,进一步发现岩石裸露率仅对上木层地上生物量产生负向作用,而对下木层则无作用;还发现地形生境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山腰上木层地上生物量大于山顶的,而山顶下木层地上生物量则大于山腰的。生物因子中,仅植株密度对上木层和下木层地上生物量产生正向作用。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受到非生物和生物因子的共同调控;若仅分析森林总体地上生物量,则难以发现不同林层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的差异。本研究提示对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及驱动因子进行分层分析的必要性,同时也为茂兰喀斯特森林后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明2007-2018年文山州人口及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分析区域耕地压力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文山州粮食安全水平保障及耕地的恢复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007-2018年文山州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等数据,基于最小耕地面积法构建耕地压力指数计算模型,测算20072018年文山州耕...  相似文献   
168.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自1993年正式开展旅游以来,以资源,区位优势为依托,立足“燕山主峰”,突出“燕山生态文化”,始终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方针,不断加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不断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促进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9.
为明确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及其与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对云南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2个1 m2小样方(78个100 m2大样方)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与本地草本植物密度的关系及对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调查发现22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其中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类最多,达14种,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有2种;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之间、本地草本植物密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密度之间均呈现正、负2种相关关系,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地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简单回归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本地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本地草本植物盖度、本地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经纬度是造成不同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