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55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973篇
林业   2136篇
农学   1270篇
基础科学   1254篇
  1362篇
综合类   8227篇
农作物   953篇
水产渔业   899篇
畜牧兽医   3456篇
园艺   833篇
植物保护   1096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455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070篇
  2013年   907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198篇
  2010年   1145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1236篇
  2007年   1009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787篇
  2002年   614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中国对虾养成期间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细菌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中国对虾养成期间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细菌含量的变化高尚德,陈旭仁,吴以平(青岛海洋大学,266003)(青岛教育学院,266001)关键词养虾池,细菌数量,变化VARIATIONOFTOTALBACTERIANUMBERINSHRIMPPONDWATER...  相似文献   
932.
高产池塘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典球 《淡水渔业》1987,(1):20-22,44
本文测定了二口高产池塘3-10月份的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及数量,并测出角突臂尾轮虫等4种轮虫和隐藻等4种藻类的逐月消长情况,总结出高产池塘浮游生物种群结构两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3.
罗源湾夏季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沈长春 《福建水产》2012,34(4):309-315
分析研究了2009年7月福建罗源湾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19种鱼类的鱼卵和仔稚鱼,隶属于13科。其中,鱼卵10种、仔稚鱼14种。夏季,罗源湾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80 ind/m3和0.54 ind/m3;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4.11 ind/m3和2.63 ind/m3。鱼卵、仔稚鱼以鳀科数量最多,优势种类为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和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commersonli)。与历史资料相比,不但种类数减少,且优势种由多科鱼类并存向鳀科鱼类为主转变。夏季鱼卵、仔稚鱼主要分布在罗源湾中北部海域及湾口附近。  相似文献   
934.
王美珍 《水产学报》2005,29(5):682-687
研究了杭州湾南岸慈溪滩涂贝类养殖区的微生物在水平、垂直及季节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个采样区的异养细菌的数量变动在1.62×103~6.62×105cfu.g-1之间,平均值为4.28×104cfu.g-1,细菌数量在春季和夏季的数量偏低,10月份异养细菌的数量开始上升,并于11月份达到最高,表层高于底层;其中以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最高,为主要的优势种,具有陆源性特点。各站位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检出率均为100%,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整体上数量具有表层高于底层的特点,3种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季节演替与异养细菌具有类似的结果,均为10-11月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35.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鲵在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感染过程中组织的动态病理损伤,同时定量检测CGSRV在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对大鲵腹腔注射1.0×106.5 TCID50/m L的CGSRV进行人工感染,在感染的0d,3d,5d,7d,9d,13d,16d随机采集3尾,取肝、肾、脾、肺、肠、皮肤、肌肉、脑、心脏和胃等组织,石蜡切片和HE染色对CGSRV感染大鲵的病理损伤过程进行观察,采用SYBR Green q PCR技术对病毒在组织中的动态分布进行定量研究。组织病理结果表明,CGSRV感染导致大鲵多组织器官损伤,其中肝、脾、肾和皮肤肌肉病变严重,为损伤靶器官,且在一些损伤的细胞内见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感染后3d肝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间以及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感染后5~7d实质性器官变性、坏死,炎症加重,胃肠道呈卡他性炎。感染后9d表皮细胞坏死、脱落,肌纤维变性、坏死。感染后13~16d肝出现广泛变性、坏死与炎症,脾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肾小球渗出性-坏死性炎,皮肤肌肉呈出血性坏死性炎和实质性心肌炎。SYBR Green qPCR结果显示,整个感染进程中各组织CGSRV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组织中病毒量为2.36×103~1.84×109 copy/mg组织,其中肺、肠、肝、脾、肾和皮肤肌肉含量高,表明CGSRV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征,但肝、脾、肾、皮肤肌肉为其复制和损伤的靶器官,且病毒分布量与病理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6.
根据70至80年代东海外海绿鳍马面资源和产卵场调查等资料以及1974年以来马面渔汛生产情况,分析研究了东海区马面资源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海区黄鳍马面的分布范围和主要渔场正在逐渐扩大,渔期延长,年产量在波动中增长,资源量趋于上升,但渔获物以补充群体为主,过度捕捞和产卵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是东海区绿鳍马面资源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提出绿鳍马面资源量的变化具有长周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37.
玛柯河是长江流域岷江水系一级最大支流大渡河干流在青海省河段的名称,为大渡河的正源。玛柯河是岷江上游川陕哲罗鲑的主要产卵繁殖水域。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自1998起通过数年对玛柯河实地考察,分析了川陕哲罗鲑在玛柯河分布数量锐减的原因,并就保护川陕哲罗鲑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38.
《水产学杂志》2016,(4):37-37
正《水产学杂志》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主办,双月刊。主要刊载水产养殖、鱼类遗传育种、水产生物技术、渔业资源与增殖、渔业环境保护、营养与饲料、鱼病防治、水生生物、设施渔业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综述和学术动态等方面的论文。对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较高水平研究论文优先发表。作者须知:1.本刊只接受原始论文。署名作者应为主要参加研究  相似文献   
939.
本文对细菌性败血症发病鱼池细菌数量及气单胞菌的数量、溶血性及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28.5℃以下时,细菌数量与水温基本成正比,发病池与不发病池的细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水体中广泛存在气单胞菌,其占水体总菌量比例随水温的上升而升高;发病池及未发病池中均存在能产生hec毒素和不产生hec毒素的嗜水气单胞菌株,两者数量上无显著差异;水体中存在血清型为TPS—30及PBJS—76的嗜水气单胞菌,且大多数对鱼体有毒力,以5×10~7CFU/尾腹腔注射,可使试验鱼大部分或全部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40.
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江苏省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以及数量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05种,其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是构成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三者约占总种数的93.33%.底栖生物年平均生物量为0.3285 g·m -2,夏季高于春季;平均栖息密度0.5460 ind·m -2,也是夏季高于春季,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组成均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优势,北部海域生物量高于南部海域.按照生态特征调查海域的底栖生物可以分为5个群落,各群落有自己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