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38篇
基础科学   20篇
  264篇
综合类   1015篇
农作物   33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1.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烟草的SSR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96-140牛角辣椒及96-140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6-140YBM)生物学特性、生长动态、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测定,试验收结果表明96-140辣椒黄绿苗突变体不仅在生长势,叶片、株重、单果重等方面强于96-140,而且在抗疫病方面明显强于96-140牛角辣椒。96-140YBM性状遗传稳定,苗期遗传标记性状明显,在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开发山羊草属InDel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磊  王丹  苏文悦  郭长虹  束永俊 《作物学报》2012,38(7):1334-1338
为开发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种的有益基因, 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 通过拟斯卑尔脱山羊草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与小麦UniGene序列的比对分析, 发现山羊草插入/缺失(InDel)位点137个, 在这些位点两端序列设计引物24对, 通过在15个小麦野生近缘属种基因组DNA的扩增分析, 发现11对引物具多态性, 可以作为InDel标记。这些包含突变位点的基因涉及亚细胞定位、蛋白质结合与催化以及代谢等过程。  相似文献   
44.
根毛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本研究从T-DNA突变体库中获得一个以中花11为遗传背景的水稻短根毛突变体, 命名为ossrh3 (Oryza sativa short root hair 3)。该突变体的根毛伸长严重受阻, 并且伴随株高、主根长、侧根长和侧根数目等性状的改变。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 利用ossrh3纯合体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自行设计的STS (sequence- tagged site)标记, 最终将OsSRH3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的标记S38978和S39016之间, 物理距离约为37.7 kb, 包含8个候选基因, 为进一步克隆OsSRH3基因和研究禾本科作物根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重要材料。自然条件下,在玉米自交系M08649中发现一个突变穗,其突变表型表现为凹陷,没有胚以及胚乳,不能发芽并繁殖后代的缺陷型籽粒(defectivekernel)。利用出现籽粒突变自交系M08649的杂合体与正常自交系齐319构建分离群体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共有85个F2代自交穗具有突变籽粒,38个F2代自交穗表现为正常,统计分析发现其符合2:1的分离比例。同时在85个具有突变籽粒的穗子中,共有9961粒正常籽粒和3217粒突变籽粒,符合3:1的分离比例,初步证实自交系M08649中控制籽粒发育的突变基因属于单个基因的隐性突变,暂命名为dek1-T7(t)。利用SSR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短臂上1.03区,位于SSR标记bnlg2204和Hkf1-3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78Mb。本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利用同源四倍体花培途径创建水稻突变体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同源四倍体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花药培养,在其花粉植株后代中选择各种突变体以构建水稻突变体群。现已获得高频再生植株花粉无性系A87203、H2558矮变体、H2558独秆变异体、890321不育突变体、H4198小穗突变体、H5421草状突变体、H5597多蘖突变体、008318黄叶矮变体、H3774小麦型穗突变体、H3774针状叶矮变体、H  相似文献   
47.
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1花器官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界中雌性不育现象普遍存在,迄今已在小麦、水稻、苎麻、油松、桔柑等作物中发现了雌性不育突变体[1~5],并对雌性不育的机理、遗传、应用进行了研究[6~11]。1996年我们在油菜育种圃甘蓝型黄籽油菜宁油10号株系中发现了3株异常株,每株只结几个角果,角果肥大且角粒数只有1~5个,后来研究证实为雌性不育突变体,定名为FS1。雌性不育系作父本与母本混播,应用于杂交油菜制种可缩小父、母本间传粉距离,增加母本播种量,从而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初步研究表明,FS1天然授粉、套袋自交、剥蕾自交结角率为3%左右,平均每角粒数为1.30-2.07粒,其雌性不育性可以遗传,花粉育性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正常,为2n=3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有关研究另文报道)。为了解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1的雌性不育机制,本文从形态结构方面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对棉纤维相关性状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分析可为阐明纤维形成机制奠定良好基础.以野生型材料DPL971及其光籽突变体DPL972为亲本构建F2群体,其中光籽与毛籽性状分离比符合3∶1,表明突变体DPL972中的光籽基因为显性单基因(将其命名为GaFzl).结合棉花基因组数据,合成1567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覆盖了A组13条染色体,标记多态性分析和群体连锁分析发现在染色体A08上存在15对与光籽基因GaFzl连锁的标记,其中最近的标记为SSR82,遗传距离为6.6 cM.本实验完成了GaFzl基因的染色体初步定位,开发了15个与其连锁的SSR标记,为下一步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白叶枯菌致病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与白叶枯菌互作是研究植物-病原细菌互作的模式系统之一.为了在实验室从白叶枯菌P6突变体库中检测出能够克服Xa23基因抗性的致病菌株,本试验建立了携带Xa23基因水稻品种中野1号的悬浮细胞系,系统研究了悬浮细胞系与白叶枯菌P16及其突变体致病菌株的互作,结果发现中野1号悬浮细胞系与致病菌株互作中存在强烈的过敏性反应(HR),互作细胞系经溴酚蓝染色后,其抽提液的颜色和OD595值可以作为鉴别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的指标,从而成功建立了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P6致病突变体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50.
药用植物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 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生根培养基1/2MS+IAA1.0mg/kg,生根率为76.7%,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2%,定植成活率100%,近3年研究一个简易、快速、实用太子参工厂化育苗生产程序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