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用线性回归法(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ique,REG)测定生长公猪内源钙、磷排泄量和豆粕钙、磷的真消化率。选用6头大白×长白生长阉公猪为试验动物,平均初始体重为(28.6±1.76)kg。采用6×6拉丁方设计,以豆粕-玉米淀粉为基础,配制6个不同钙(0.04%、0.09%、0.13%、0.17%、0.22%、0.26%)、磷(0.09%、0.18%、0.27%、0.35%、0.44%、0.53%)水平的日粮。试验共6期,每期8d,预饲期6d,采样期2d。结果显示,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钙的排泄量随日粮钙的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02〈0.01),通过回归曲线法得出内源钙排泄量为0.6225g/kgDMI,豆粕钙真消化率为44.34%。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磷的排泄量随日粮磷的摄人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25〈0.05),内源磷的排泄量为1.0771g/kgDMI,豆粕磷的真消化率为48.78%。结果表明,不同钙、磷水平的豆粕日粮,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变化较大,真消化率相对稳定。钙表观消化率平均比真消化率低41.50%,磷表观消化率平均比真消化率低35.51%。日粮配制时用钙、磷表观消化率会低估钙、磷生物学效价,造成钙、磷的过量添加和猪粪钙、粪磷排泄量的增加。因此,日粮配制时用钙、磷真消化率来评定钙、磷的生物学效价更精确。  相似文献   
112.
异生物素及其代谢物在反刍家畜体组织的分泌与排泄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胆汁分泌和尿液排泄是异生物素如芳香族和脂环族化合物排出反刍动物有机体的主要途径.渗透过滤是胆汁分泌的主要机制,离子运输对共轭态异生物素的胆汁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其影响因素主要为代谢物极性、分子量和结构.胆汁分泌促进了异生物素在动物体内持续地进行肠肝循环.肾脏中的分泌排泄过程在肾单位中进行.代谢物的尿液排泄包括3个基本过程:肾小球过滤、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再吸收.家畜有机体排出异生物素的其他途径有唾液、乳汁、汗水和气体.家畜对某一特定饲料的采食量以及饲料本身的属性直接影响异生物素经尿液的排泄,以此建立合理的关系模型就可以根据尿液中的排泄量测定或预测家畜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113.
仔猪出生后若不及时补铁,易致黄白痢,轻者生长停滞,重者引起死亡。以往常采用硫酸亚铁来进行补铁,但此类产品吸收利用率差,大量使用会造成粪便中排泄量增多,不仅不能充分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采用生态营养型的蛋氨酸铁代替硫酸亚铁给3日龄的哺乳仔猪进行早期补铁试验。  相似文献   
1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取得了巨大发展,规模猪场越来越多,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同时,规模猪场对周围环境造  相似文献   
115.
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法(Linear Regression Analvsis Technique,REG)测定生长公猪内源钙、磷排泄量和豆粕钙、磷的真消化率。选用6头生长期阁公猪(大白×长白)为试验动物,平均初始体重为28.6±1.76kg。采用6×6拉丁方设计,以豆粕-玉米淀粉为基础,配制6个不同钙(0.04%、0.09%、0.13%、0.17%、0.22%、0.26%)、磷(0.09%、0.18%、0.27%、0.35%、0.44%、0.53%)水平的饲粮。试验共6期,每期8d,预饲期6d,采样期2d。结果显示,以饲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钙的排泄量随饲粮钙的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02),  相似文献   
116.
发酵床养猪是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飞 《新农业》2011,(6):44-45
1.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不用清扫猪粪,不但节省劳动力,且避免产生大量的冲圈污水,大大减少废弃物、排泄物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常规养猪需大量水冲洗圈舍,采用发酵床养猪法只需提供猪只饮用水,省水80%~90%;发酵床产生热量,猪舍冬季无需耗煤耗电加温,节省能源支出。垫料使用1年半后,可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7.
运用消化试验研究肉牛粪磷排泄量与进食磷量之间的关系,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69.5±37.8)kg)的杂交后备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24头,随机分为6组,分别定量(3.50 kg/d)饲喂6种不同磷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8%、0.45%、0.50%、0.56%、0.61%和0.67%,DM基础)的精料,粗料(青贮)自由采食。总试验期为30 d,预饲期20 d,正试期10 d(其中采样期7 d)。饲料样及粪样均测定其中磷和DM含量,计算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精料磷水平对后备母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以g/d为单位,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为y=1.004 3x-8.726 8(R2=0.829 8,P<0.05,n=24);以g/kg(DMI)为单位,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为y=0.933 0x-1.169 9(R2=0.828 2,P<0.08,n=24)和y=0.631 7x+0.081 9(R2=0.571 1,P<0.05,n=20)。综合分析,后备母牛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8.
比较了乳尿素氮估测奶牛尿氮排泄量的两个模型(模型1,UN=17.64×MUN;模型2,UN=10.068×MUN+47.29)的差异显著性,并利用24篇有关文献中泌乳奶牛乳尿素氮含量和尿氮排泄量的数据进行了残差图分析,评价了上述两个模型的准确性情况。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均不能准确估计奶牛的尿氮排泄量。  相似文献   
119.
畜产公害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畜牧业中的普遍应用 ,极大推动了我国畜牧业发展。但同时 ,由于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饲养密度加大 ,规模成倍增加 ,结果畜牧场粪污对周围大气、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大 ,农牧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遭到严重破坏 ;一方面 ,动物养殖过度集中 ,粪便污水难以就地消纳 ,大量积累 ,粪便中未消化养分及药物添加剂等变成有害物质污染浅表土层和地下水 ,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引发畜产公害 ;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上大量施用化肥 ,使土地有机质减少 ,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 ,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畜禽污染最严…  相似文献   
120.
本试验研究了按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配制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素氮和磷利用与排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产蛋率、产蛋量、蛋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氮和磷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46%和9.31%,差异显著(P<0.05);氮排泄量降低了11.93%,差异显著(P<0.05);总磷排泄量降低了2.20%,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按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配制日粮,通过合理的营养调控技术,可以降低蛋鸡氮磷排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