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4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林业   1616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55篇
  985篇
综合类   4042篇
农作物   223篇
水产渔业   831篇
畜牧兽医   999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459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682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群落的改变,解析群落特征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 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控制放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禁牧(CK)下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揭示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 (1)植物群落物种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LG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G的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均以LG最高。(2)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趋势与大团聚体含量一致,在0—5, 5—10 cm土层表现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LG最高、MG最低)。(3)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地上生物量、容重是影响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的显著性因子(p<0.05)。[结论] 放牧强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H''J'')、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的变化而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该结果为希拉穆仁草原放牧强度选择及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分别采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16S rDNA PCR-RFLP方法和phl D基因PCR-RFLP方法研究了嫁接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细菌群落结构及拮抗菌(2, 4-DAPG产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嫁接西瓜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所提高,而放线菌数量则有所减少。② 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具有1个相同的主要根际细菌基因型;不同砧木嫁接的西瓜与自根西瓜也分别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菌。③ 嫁接西瓜具有与自根西瓜不同的主要根际拮抗菌基因型。  相似文献   
33.
以重庆主城区嘉陵江石门段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历年涨-落周期淹水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汛期前示范区内植物种数达48种,在不同时期,各高程内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变化差异不显著,各高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随高程呈增大变化趋势,植物群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4.
为探究紫花苜蓿种植地土壤微生物与区域环境因素及土壤特征关系,本研究以西部旱区苜蓿种植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试验区环境因素,分析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3个试验区苜蓿种植地土壤微生物优势菌门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位于乌兰县试验区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试验区; 3个试验区海拔、土壤全氮含量与微生物多样性显著相关;冗余分析发现,本文选取的环境因素能解释70%以上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其中水分(降水量)和海拔解释度最高。综上所述,苜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环境因素(气候、海拔)、土壤质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中期群落比较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中期6块样地进行了群落间异质性和群落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间异质性与环境因素差异多数为正相关,说明环境对撂荒演替中期群落组成与结构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群落间异质性有84.6%是由环境差异引起的,其中土壤全磷含量与群落间组成异质性、土壤水分与群落结构异质性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磷营养对撂荒演替中期群落组成有较大的影响,而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撂荒7~15年的耕地进行恢复与重建应注意磷肥的施用和节水、保水措施。  相似文献   
36.
那拉提草原草地群落结构及种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卫  张鲜花  安沙舟 《草地学报》2011,19(4):553-559
针对新疆新源县那拉提山地高草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节围栏+打草草地和当地自由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Dahl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Sorensen相似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2×2列联表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进行草地群落及种间关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围栏+打草草地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小于自由放牧区;2样地内物种总体关联性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较2×2列联表Fisher精确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更为精确,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围栏+打草草地内显著相关种占总种数的7.69%,自由放牧样地显著相关种占总种数的8.02%;生长季节的围栏+打草和自由放牧2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形成完全不相同的生境,导致共有种关联不显著。因此,对那拉提山地草甸退化草地必须进行适度放牧利用的同时增加人为防治毒害草措施。  相似文献   
37.
山西南部山地白羊草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山西南部山地白羊草群落进行了研究。TWINSPAN等级分类将62个样方分为17类,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线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DCA排序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梯度,第二轴基本上反映了土壤质地的变化梯度。种的DCA排序结果证明对群落生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能客观反映群落的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38.
高寒草甸矮嵩草种群光合作用及群落生长季节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北高寒草甸矮嵩草种群生长季光合作用及群落生长参数的测定表明,矮嵩草种群最大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的季节变化为6月〉7月〉8月〉9月。群落地上净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数在生长季内呈上升趋势,地上净生物量增长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增长速率为6月〉7月〉8月〉9月,其中9月份均为负增长。矮嵩草种群季节内的光合作用能力与群落的生产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王元素  李莉  王堃 《草地学报》2014,22(3):475-480
三叶草(Trifolium)混播草地群落持久性研究对喀斯特草地建设与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威宁灼圃示范牧场开展的由白三叶(T. repens)、红三叶(T. pratens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rubra),分别加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鹅冠草(Elymus kamoji)组成4个5组分混播草地,在绵羊适度放牧下测定牧前、牧后草地现存量,连续进行20年持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及组合×利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所有混播组合影响极显著,而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同物种在各混播群落中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差异明显,说明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位互补和竞争共存关系。各物种中生产力与稳定持久性最好的是紫羊茅和白三叶,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最差的是无芒雀麦和鹅冠草;而在草地建植初期表现最好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  相似文献   
40.
江苏麦田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开金  强胜 《草业学报》2007,16(1):118-126
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江苏150个样点麦田草害情况,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江苏省麦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江苏麦田杂草发生、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地带性气候 土壤性质因素。将150个样点划分为5个聚类群,即江南稻茬麦田、宁镇扬丘陵旱茬麦田、沿海旱茬麦田、徐淮旱茬麦田和沿江及苏北稻茬麦田聚类群,根据综合草害指数和发生频率明确了各聚类群相应的优势杂草,并就该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