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3篇
  234篇
综合类   340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季潮土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挥发是肥料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肥料种类、用量和施用时间等因素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试验采用间歇式密闭室通气法,对华北平原不同施肥处理(新鲜牛粪与尿素配施、堆腐牛粪与尿素配施和NPK单施)下,冬小麦生长季粘质潮土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土壤氨挥发总量占肥料氮用量的1.23%~1.97%,主要来源于追肥,占整个小麦生长季氨挥发总量的80%左右。不同施肥处理强烈影响氨挥发强度,新鲜牛粪与尿素配施处理氨挥发损失量最高,氮素损失率为1.97%,显著高于堆腐牛粪与尿素配施和NPK单施。基肥期氨挥发速率与气温密切相关,追肥期土壤含水量和NH~+_4-N浓度是影响氨挥发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22.
太湖地区乌栅土稻田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连续气流密闭室法,探讨了苏南太湖地区乌栅土稻田3个不同施肥时期施用尿素后的NH3挥发损失规律、有机肥对NH3挥发的影响及稻田NH3挥发量与田面水中NH4 -N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2005年和2006年稻季NH3挥发量分别为8.2~28.7kg/hm2和21.8~62.1kg/hm2,各占尿素施用量的3.7%~8.8%和10.0%~18.9%。NH3挥发率以分蘖肥最高,穗肥最低,且挥发过程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3d内。秸秆有激发尿素快速分解作用,但对NH3挥发总量影响不大。猪粪的促进生长作用较缓慢,但增加了NH3挥发量。稻田NH3挥发量与田面水中NH4 -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3.
南京郊区番茄地中氮肥的气态氮损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番茄地施用化学氮肥后的氨挥发、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氨挥发采用通气密闭室法测定,反硝化损失(N2+N2O)采用乙炔抑制-土柱培养法测定,不加乙炔测定N2O排放。结果表明,番茄生长期间全部处理均未检测到氨挥发,其原因是土表氨分压低于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氨分压是由于表层土壤的铵态氮浓度和pH都不高所致。在番茄生长期间,对照区即来自有机肥和土壤本身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相当高,反硝化损失总量高达N29.6kghm^-2,N2O排放量为N7.76kghm^-2。施用化学氮肥显著增加了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3个施用化学氮肥处理的反硝化损失变化在N40.8~46.1kghm^-2之间,占施入化肥氮量的5.50%~6.01%;N2O排放量为N13.6~17.6kghm^-2,占施入化肥氮量的2.62%~4.92%;与尿素相比,包衣尿素未能显著减低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施用尿素的处理在每次追肥后,耕层土壤均会出现NO3^--N高峰,继之的反硝化和N2O排放高峰。反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的看来,番茄生长期间没有氨挥发,而硝化反硝化是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4.
常规灌溉条件下施氮对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明确温室土壤的氨挥发特征,探讨适宜的减量施氮措施对氨挥发损失量及黄瓜产量的影响,在常规灌溉条件下设置了3个施氮(尿素)处理,采用通气法测定了冬春季黄瓜地中的氨挥发速率。结果表明:温室土壤在氮肥基施后7 d出现氨挥发速率峰值,但在氮肥追施后,施肥带与非施肥带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分别在第1 d与第5 d出现,氨挥发速率的峰值比氮肥基施时下降了8.6%~46.3%,施肥带的累积氨挥发量是非施肥带的0.91~1.54倍。冬春季黄瓜地的氨挥发损失量为16.7~26.6 kg/hm2,其中减施氮25%处理N900(900 kg/hm2)与减施氮50%处理N600(600 kg/hm2)与习惯施氮处理N1200(1 200 kg/hm2)相比,氨挥发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2.1%和37.2%。而2 a黄瓜产量的平均值以处理N600(600 kg/hm2)最高,比处理N1200(1 200 kg/hm2)增加了6.52%。综合考虑氨挥发损失量、黄瓜产量及施氮量,在河北省的温室冬春季黄瓜生产中,比农民习惯氮用量(1 200 kg/hm2)减少25%~50%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The objective of this 2-yr field trial, with a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was to assess and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separ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water with alternating furrow irrigation (SNWAFI) practices on soil ammonia (NH3) emission during the summer maize (Zea mays L.) growing seas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fter N sidedress and irrigation ranged from 4.8 to 17.0 kg N ha-1 and 6.2 to 20.6 kg N hal, respectively, in 2008 and 2009. The lower N input contributed to lower NH3 loss but lower yield, whereas the higher N input induced higher yield as well as higher NH3 loss. Ammonia intensity (NH3 volatilization per crop yield) after N sidedress and irrigation was 1.2-3.0 kg NH3-N t-1 yield in 2008 and 1.1-3.2 kg NH3-N t1 yield in 2009. The predicted minimum NH3 intensity in 2008 was 1.6 kg NH3-N fl yield and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127 kg N ha^-1 and 108 mm irrigation water. In 2009, the predicted minimum NH3 intensity was 1.3 kg NH3-N t-j yield and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101 kg N ha-1 and 83 mm irrigation water. We conclude that SNWAFI practices with optimum rate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oil NH3 intensity and maintain yield. It was more beneficial for sustainable farming strategies to minimize the NH3 intensity rather than reduce absolute NH3 emissions alone.  相似文献   
26.
生物炭对棕壤NH3挥发、N2O排放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封闭式酸吸收法和静态箱法,研究秸秆生物炭对棕壤玉米旱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NB0)、施氮基础增施20 t·hm~(-2)生物炭(NB20)、施氮基础增施40 t·hm~(-2)生物炭(NB40)4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NH3挥发量差异显著,表现为NB0NB20NB40,NB20和NB40分别比NB0降低24.07%和37.62%。NB20和NB40可显著降低N_2O排放量,分别比NB0降低21.76%和19.57%,而NB20和NB40之间差异不显著。NB20和NB40显著增加了土壤的p H、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的容重。相关分析表明,NH_3挥发量与土壤容重和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_2O排放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B0相比,NB20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玉米产量显著提高6.07%,而NB40降低了氮肥利用效率,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了13.88%。  相似文献   
27.
洱海流域典型农区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寻洱海流域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氮肥的氨挥发损失,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类型及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规律、氨挥发累积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究了影响氨挥发排放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5 d内,穗肥期氨挥发损失占比最大为19.04%~33.00%,其次分蘖肥期损失为7.18%~15.72%,基肥期损失最少为4.89%~7.76%。不同施肥处理中常规施肥(CF)、化肥减量20%(T1)、单施有机肥(T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3)、考虑当季25%矿化率单施有机肥(T4)、考虑当季25%矿化率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5)和单施控释肥(T6)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42.52、22.73、11.71、15.12、38.24、25.95 kg·hm~(-2)和18.44 kg·hm~(-2)。等量施氮条件下不同肥料类型氨挥发损失占比大小为尿素控释肥有机肥+化肥有机肥。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施氮量越大氨挥发累积量越大,且氨挥发速率与田面水NH4+-N浓度呈正相关性。综合稻田氨挥发累积量及水稻产量,在洱海流域典型农区水稻种植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25%当季矿化率)、化肥减量施用(20%)以及控释肥施用是3种较优的环境友好型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8.
春季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苹果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磷酸甘油-双层海绵通气法对旱地苹果产区不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下的氨挥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影响了氨挥发速率和损失量。各处理氨挥发速率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存在差异,纯化肥(100%N)处理峰值最高,达2.07kg N/(hm2.d),而纯有机肥(100%Y)处理峰值出现时间最早。氨挥发损失量以100%N处理为最大,达10.39kg N/hm2,占施氮量的3.46%,显著高于其它处理;50%N+50%Y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和占施氮量的比例均为最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有效减少氨挥发损失,以有机肥和化肥各半最好。  相似文献   
29.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高羊茅草坪生长及氮素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释放期为30和60d的树脂包膜尿素(PCU30、PCU60),硫包衣尿素(SCU),抑制剂型缓释尿素(UI)和普通尿素(U)对高羊茅草坪生长、氮素吸收及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年施氮量260kg/hm 的情况下,PCU30、PCU60和SCU 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可以满足高羊茅草坪正常生长需要,其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一年4 次施用处理;氮素气态损失方面,UI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氮量高达44.42kg/hm,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其NO 排放氮量为6.46kg/hm,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PCU30、PCU60、SCU 处理的氨挥发量和NO 排放氮量分别为17.67,13.59,18.54kg/hm 和8.14,6.92 ,9.91kg/hm,显著低于U处 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高羊茅草坪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树脂包膜尿素PCU60较为适宜,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挥发损失,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0.
应用密闭培养法研究了灌淤土加入外源氮肥后,土壤中氨的挥发机制及数量.试验结果表明,灌淤土氨的挥发与施入的氮肥形态有关,施用硫酸铵后仅1天,氨的挥发量就达到9.9%,3天后达到15%并维持2周基本不变,45天后挥发量达到25.4%.当施用大颗粒尿素3天后,尿素已转化为碳酸铵,氨挥发量为7.3%,45天后挥发量为18.6%,远低于施硫酸铵后同期氨挥发量.施用大颗粒尿素有利于减少氨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